第128章朝中有人
大暑过,便渐至立秋。
这个时候,俗语谓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但笼罩世间的暑热并未收敛下去,反而愈显得酷热起来,似有掌控伏暑的天公,在这最后的夏日,不遗余力的继续逞凶人间。
旁的地方不提,中原腹心汴梁,这两日犹自暑气逼人,街巷间所过的行人、小贩,皆是挥汗如雨,在这闷热的燥恐中,无不唾骂一声“直娘贼的三伏天,怎不热死老子?”
但骂归骂,小贩们的活计还得继续,尤只能挑着担,擦着汗沿街叫卖。
这时节,他们对旁的地方都不羡慕,唯对全城首屈一指的“安乐阁”,羡艳的紧。此时,那安乐阁的大门敞开,但其内却是冷气阵阵,一批一批冰块伏在特属的角落,让人凉爽无比。
来来往往的食客络绎不绝,直往里去,一进去就不再舍得出来。但安乐阁的位子终究有限,非达官显贵基本不得进,总有些让人往而兴叹。
不过就算如此,这些不得进的人,却对它骂不起来。盖因安乐阁门口,搭了一凉棚,棚下有伙计忙碌,但凡是白跑一趟却没位子的人,都能免费领上一份绿豆汤,且汤是冰镇过的,尤为爽口解暑。买也尤为便宜,一份茶钱不到,就能买上好几份提回家。
一时间,汴梁城中的各个商铺,皆推出了‘绿豆汤’这一饮品,没有条件冰镇不要紧,价格更低一些,总有人赏脸。
但汴梁时下风靡的饮品,却非是‘绿豆汤’,而是安乐阁独家研制出的“酸梅汤”。
这一饮品口味极佳、清爽,且还有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最为关键的是,汤里能明晃晃的看见几大坨冰块,解暑又清凉。虽说单价远高于绿豆汤,但并不妨碍此饮品一时而风靡全城。
在极短的时间内,此物已成为达官显贵待客、自饮的必备之物,且因单价偏高,更能彰显身份。而因为配方独家,几乎是安乐阁一家独大。
其余各店眼见生意火爆,自也因此私下研究了一番,虽说终究差了些味道,但多多少少揽了一部分商客。
不过一众有身份不差钱的达官显贵,只认安乐阁便是了。
…………
皇城,郢王府。
冥帝朱友珪的官面封号,便是郢王,虽说民间以及朝堂多以‘冥帝’相称,但他的府邸却不敢挂以‘帝’字。
且这郢王府,也非是给冥帝住的。众人皆知,冥帝常年闭关,久居那暗不见天日的玄冥教地宫,几乎不曾宿于地宫之外。故郢王府几乎是个摆设,但朱温仍然大手一挥,将这座占地不俗的深院豪门,赐给了郢王名下。
原因嘛,朝官都是心知肚明,因这座府邸真正的主人,乃是冥帝正妻、朱温儿媳,郢王妃张贞娘。
王府共六进,有正殿、后殿以及寝宫之分,梁栋、斗拱、檐角皆用青碧绘饰,重檐歇山式的屋脊上,设有瓦兽,扬嘴而立。
除此之外,其内还有小池、园……
亭台楼阁如云,假山奇石罗列,甚而还有近百名奴仆,专供张贞娘使唤。
在宫里,旁人只观朱温对待张贞娘尤显粗暴,但一应手笔,却多彰显了他对这位儿媳有多喜爱,不仅是她侍奉的好,还有更深层次的身份碾压,也格外让这位君父满意至极。
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这位祸水在朱温眼中的地位?不说那些从地方上来却不得志的官吏,便是朝堂上的些许绯袍重臣,甘愿认张贞娘为母亲的都不在少数。
……
此时,外间燥热无比,张贞娘却尤显慵懒的倚在楼阁中,一边享受着四面冰块带来的冷气,一边舒坦的饮着酸梅汤,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说书人为她讲故事。
她年不过二十余岁,美貌也算不上多么艳美,但婀娜的娇躯偏偏有一股魅惑的骚气,常引得朱温对她欲罢不能。这会卧于室内,全身上下更是清凉无比,仅着一层薄纱。盖因如此,那说书人隔着帘帐,却是头也不敢抬,唯恐看见了要小命不保的场面。
“王妃,安乐阁又送东西来了……”有侍女恭敬入内,禀报道。
“哦?”
张贞娘终日收到的拜帖、礼品不计其数,都不甚想搭理,但这会却下意识新奇,而后才随手一摆,“可莫要再是什么酸梅汤,本妃可真是喝不动了。”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便能看见外间供不应求的酸梅汤,此时却摆满了一盛有冰块的木箱,似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一般,孤零零的放在角落里。
“安乐阁的伙计说,此次不是酸梅汤,是一新菜品,名为‘皮蛋瘦肉粥’,是为晨间早食,想请王妃品鉴品鉴……”
张贞娘便马上来了兴致,直起身,“令其端进来。”
须臾,一道不高的身影便大步入内,其手间提了食盒,眼睛却是与年龄匹配般,不住的四处瞟动。
“又是你这小鬼。”张贞娘披了一件外衫,娇笑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