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甫家却是别样的景象。兰甫瞒下了邹捷和怀国的事,也没说她和阿少的交情,拣能说的和大娘子说了,大娘子和杨嫂听了,赞道,“看来这抗联的人果然不坏,还给你们肉吃。”兰甫趁势说道,“娘,咱们给抗联的人拿些钱好不好?”大娘子说道,“万万使不得,你给他们拿钱,日本人知道了怎么样呢?何况这是没回报的生意,你给他们拿了钱,他们能给你什么好处?就算你要给他们拿钱,他们人在哪里,怎么给钱给他们,你又怎么知道呢?万一拿钱的时候被日本人抓住了可不是玩的,要在街上被枪毙,尸体还要吊到城楼上呢,你又不是没见过。”杨嫂插嘴道,“大娘子在家里不知道,下午还枪毙了两个。”兰甫闻言一惊,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洗漱之时,兰甫也有些呆呆的,大娘子和杨嫂还以为是吓傻了,商量着要请人给兰甫收惊。兰甫只好说是走太多路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兰甫一直在想,被枪毙的那两个人是谁?她在山上见过没有?是像怀国那样的女孩子,还是像阿少那样的小孩子?在百姓的口里那只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他们并不知道烈士是为了他们才失去了生命。一想到在山上,就又想到陶三勇,于是又恨自己:都这个状况了,怎么还想着他呢?怀国那些人在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自己怎么能跟日本军官的儿子有说有笑呢?再翻个身,又想起陶三勇的那些好来,温柔体贴,说他再合适不过了。想了大半夜,兰甫心里有了主意,这才睡着。
第二天在食堂兰甫没见到陶三勇,心想他大概在家里休息,也没有多想,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又赶紧告诫自己不能够心软。到了下午放学,陶三勇拿着一本新得的《续海上繁华梦》来找兰甫,兰甫一见了书的封皮,本已心动,想到自己的决定,遂正色对陶三勇说道,“三勇,谢谢你特意为我寻了这本书来。但我现在学业繁忙,没有功夫看这些闲书了。以后都不用给我淘书了。”说罢转身就走。
陶三勇以为两个人一起死里逃生,关系从此更近一步,正喜滋滋地准备着表白,哪知竟然碰了个冷脸,心内十分不解,跟上去问道,“为什么?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兰甫说道,“昨天是好好的,那就到昨天为止罢。”
陶三勇问道,“还是因为我是日本人的事吗?可我不读军校,不当日本兵,我毕业后也回到中国,给你们中国人建房子,你把我当作中国人不行吗?”
这些话差点把兰甫说动,兰甫心里拼命想着怀国生病快死的模样,才狠下心来,又说道,“你不是中国人,我怎么把你当作中国人?我和你交朋友,见了你的父亲怎么称呼?见了你的舅舅怎么办?”
陶三勇笑道,“就因为我不读军校,我父亲以我为耻,巴不得我不认他才好。咱们两个要是在一起了,你一辈子不用见我的父亲。”
兰甫闻言一怔,低声说道,“油嘴滑舌,没想到你还有这一面!”
陶三勇跟在兰甫身后走出了学校,笑道,“昨天你问我笑什么,我没有告诉你,今天告诉你,你想不想听?”也不等兰甫说话,又说道,“我笑你明明我是个日本人,你却在我面前毫不避讳你和抗联的关系,是你知道我绝不会出卖你,知道我会保护你。今天你这样冷落我,也是相信我不会因此而去告发你。兰甫,你既知道我的心意,也知道我的人品,对不对?”
兰甫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只好什么话也不说,快步往前面走。陶三勇一把抓住兰甫的手腕,说道,“兰甫,你知道我心里有你。你呢,你心里有我吗?”
兰甫不妨他在大街上说出这样的话,羞得满脸通红,低声说道,“你快点放开我。”陶三勇笑道,“你快点回答我。”兰甫说道,“好,你不放开我,那咱们两个就这样在大街上站着,看你能站多久。”陶三勇见兰甫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只得松了她的手。兰甫遂丢下陶三勇一个人走了,陶三勇也没有跟上去。
回到家里,杨嫂见兰甫脸红红的,问道,“大小姐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大娘子闻言走上来摸她的额头,也只觉得发烫,连忙让她回屋躺下。大娘子说道,“本来我明天回去的,看来还要多陪你几天。干脆明天也别去上学了,受了惊吓,原本是要在家里待几天再出门的。”连忙吩咐杨嫂去请大夫。兰甫只说不妨事,却不防杨嫂连神婆也一起叫来了。开药的开药,收惊的收惊,忙了个不可开交。
等送了大夫和神婆回去,杨嫂要厨房帮佣摆上菜来,说吃过了饭才好吃药。大娘子笑道,“原本我是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如今为了兰儿没有办法。只是看着跳大神实在好笑,刚才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杨嫂说道,“大小姐也笑了。”大娘子笑道,“会笑就好了。”
吃完饭写功课,书房里只有兰甫一个人,四下里静悄悄,连虫子叫都没有。月光像水一样铺开在桌子上。兰甫拧亮了台灯,书房内顿时明亮起来,那白月光也霎时看不见了。万籁俱寂,兰甫又想到了陶三勇。她放下笔,随手翻开桌上的《红楼梦》,清秀隽逸,是陶三勇的笔迹,长叹一声,又放了下来。
兰甫心里还在回味着陶三勇说的那些话。他说他心里有她。她真想把这话存在耳边,时不时翻出来重新听一遍。现在存在心里,也是一样的。如果他是个中国人该多好,将来她当医生,他当建筑师,接了姥姥姥爷来一起生活,诊所就开在小翠裁缝铺隔壁,那时候怀国他们也已经将日本人赶跑了,多好。或者那时候日本人还没被赶跑,他们也加入抗联,一个给战士们治伤看病,一个盖营房挖战壕,那样的感情也更加浪漫。可是没有如果,陶三勇不是陶三勇,他是桃濑勇三郎。
想了许久,等兰甫回过神来,发现一张作业纸上,被她大大小小、横七竖八写满了“有”字。她放下笔,将纸揉作一团,塞进了抽屉里。
第二天兰甫坚持要去上学,大娘子见她脸已经不红了,额头也不烫了,于是允了,又说道,“家里离不得人,娘也要回去了。你也是个大姑娘了,要好好照顾自己,知道吗?”兰甫应了。
中午在食堂,兰甫和华云对坐着。华云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兰甫见了什么,听了什么,就连她在抗联那里吃了什么,也要问个一清二楚,好几个女同学也都围了过来。陶三勇知道兰甫怕说漏嘴,过来替她解围,笑道,“我也一起去了,你们怎么不问我?”同学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他是日本人了,并不怎么接他的话,渐渐散了。
华云拉着兰甫说悄悄话,问她道,“桃濑总是来找你,他该不会对你有意思罢?”兰甫连忙说道,“怎么会呢?他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我跟他走不到一起去。”此时陶三勇正站在她们身后,也听见了兰甫的话,脸上的笑便僵在那里。
回到家中,桃濑依旧对陶三勇没有好脸色,桃濑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晚饭后陶三勇去做功课,桃濑妻小心翼翼地问道,“不如也让小勇去学医?就去我哥哥的母校,好歹能够当个军医,也可以为国效力。”桃濑说道,“假如当个你哥哥那样的医生,倒也罢了。但我想他不会愿意的,他不是一门心思想学建筑吗?以前你也和他说过,他都没有同意。”
桃濑妻说道,“我去问问他。也许他小孩子天性,朝三暮四呢。”于是去找陶三勇。本以为他又会拒绝,想着用什么来说服他好,却见得陶三勇双眸一亮,问道,“假如我去舅舅的母校学医,能不能让我朋友也去那个学校?”
桃濑妻一见陶三勇的神色便懂了,于是暧昧地笑道,“只要你愿意,你舅舅安排一个也是安排,安排两个也是安排。”又附在陶三勇耳边,低声用中文说道,“等你念完大学,你可以不用去军队效力。那时候你爱做什么做什么,你有了自立的本事,带着你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妈妈会祝福你们的。”陶三勇激动得抱住了他母亲,说道,“谢谢妈妈,我一定听你的,去学医!”桃濑妻说道,“至于安排你朋友的事,妈妈给你舅舅写一封家书就是了,不必让你父亲知晓。“
晚上就寝时,桃濑妻又说自己如何苦口婆心,儿子如何迷途知返,终于同意了去念医科大学。桃濑也不觉有不妥。
第二天陶三勇又兴冲冲找到兰甫,要告诉她学医的事。兰甫依旧是冷着个脸,低声说道,“你别总是来找我了,同学们看见了不好,已经有人在传闲话了。”陶三勇说道,“好,那就不在学校里跟你讲。”
谁知放学回了家里,还没吃晚饭,说有同学找,果然是陶三勇。杨嫂劝道,“咱们家没有个把客人挡在外面的道理,还是请进来,怎么也要吃杯茶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