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法堂的问询,最终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了。包括林希在内的所有幸存弟子,都被要求详细描述了秘境中的经历,尤其是关于能量风暴的细节。林希依旧延续了之前的说辞,将一切归功于运气和本能,夹杂着恰到好处的后怕,与其他惊魂未定的弟子表现无异。高坐台上的长老们虽目光锐利,但并未对林希过多追问,似乎暂时接受了他的解释。
然而,林希心中清楚,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宗门高层对秘境异变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后续的调查绝不会停止。他必须更快地提升自己,并建立起一定的自保力量。
《清源诀》的传授是一个开始。李奎、张焕、孙立三人修炼此法后,反馈越来越好。李奎感觉自己在练习炼体术时,气息更绵长,不易躁动;张焕和孙立则觉得施展基础法术时,灵力操控似乎精细了一丝。这点滴的进步,让他们对林希愈发信服,四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密。他们偶尔会聚在林希简陋的住处,或是后山僻静之地,交流修炼心得。林希则会凭借数据之心的分析,对他们修炼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给出精准的指点,这让他在三人心中的地位悄然提升,不再仅仅是“运气好的林师弟”,而是隐隐成了这个小圈子的核心。
林希很满意这种变化。他需要的不是奴仆,而是可以互相信任、共同进步的伙伴。他谨慎地把握着分寸,传授的始终是经过重重伪装和简化的技巧,核心秘密深藏不露。
但势力的萌芽,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再轻微也会荡起涟漪。
首先察觉到异常的,是赵铭。他派去监视林希的人回报,林希确实常去丹阁,也常与李奎等几人来往,看起来并无异常。但赵铭生性多疑,他总觉得林希这种“安于现状”的表现太过刻意。一个刚刚经历了秘境生死、还获得了不小奖励的人,怎么会如此平静地接受“转修丹道”的命运?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铭对身旁一个面色苍白的青年说道。这青年名叫陈枭,炼气六层修为,是赵铭手下心思最缜密、也最阴狠的人。“陈师兄,你帮我再仔细查查,尤其是李奎那几个人,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陈枭眯着眼睛,声音沙哑:“铭少放心。就算他真藏得深,我也能把他挖出来。一个赘婿,翻不了天。”
另一方面,林希频繁出入丹阁,以及他上交变异水云菇的事情,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丹阁的一位资深外门弟子,名叫吴勇。吴勇炼丹天赋一般,但在丹阁混迹多年,善于钻营,一直想巴结赵长老而不得门路。他注意到赵长老似乎对林希这个不起眼的赘婿有点另眼相看(虽然只是多问了几句),心中便有些不平衡,同时也动了心思。若是能拿捏住林希,或许能间接搭上赵长老的线?或者,林希身上是否还有别的关于秘境的秘密?
一时间,几股看不见的暗流,开始向着看似沉寂的林希汇聚。
林希并非毫无察觉。数据之心增强后的感知,让他对恶意的目光更加敏感。他能感觉到,除了赵铭那边的监视,似乎又多了一双窥探的眼睛。但他不动声色,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白天表现出一副钻研药理的勤奋模样,晚上则刻苦修炼《星源师》法门和温养经脉。
他还利用贡献点,从宗门兑换了一些基础的炼器材料和一本《初阶符文详解》。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利用那块报废的星核碎片作为核心,结合修真界的炼器手法和符文知识,打造一件属于自己的、能够隐藏星能波动的特殊法器?哪怕只是一个雏形,也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推演,正好可以借助数据之心的模拟功能。他将自己的小屋变成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各种材料的配比和符文刻画,失败是家常便饭,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让他距离目标更近一步。
这天夜里,林希正在用数据之心推演一个微型隐匿符文的能量回路,忽然听到窗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不同于往常监视者的动静。
他立刻警觉,熄灭油灯,悄无声息地潜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
月光下,一个模糊的黑影正在他屋外的墙角下摸索着什么,动作鬼鬼祟祟。
是谁?想干什么?
林希眼神一冷。平静的日子,看来是要到头了。
暗流,终于开始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