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位自己做到了康师傅首辅大人,他的二儿子张廷玉后来也做到了四大爷的首辅大人的牛人。
一般来说,主考官跟当年中举的考生之间是一种天然的“门生”关系,故此,王尧少不得跟着同期们往张英府上拜谒,一来二去,少年英才、品貌出众的王尧居然被这位张大人给看中了。
第75章075工具工具人石锤了。……
这位张英张大人,是康师傅非常看重的人,更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
他二十六中举、三十岁中进士,以科举入仕,一路从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起步,最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真正位极人臣,精彩一生。
最可怕的是,他不但自己是宰相,儿子张廷玉也是宰相,父子双宰相这种配置,在整个历史长河里都不太常见,更加不要说,他们父子俩都是名相,名留青史的那种,这就更加难得了。
更加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张廷玉一共四个儿子,除了张廷玉,其他三个也都中了进士,张廷玉的三弟张廷璐更是中了榜眼,着实是一门父子五杰。
除了儿子们,张英的女儿里也有留下名号的。
他的三女儿张令仪,是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流传了不少诗词下来,而被世人所知,是他的四个女儿里,唯一一位在史上留下姓名的。
但无人知晓,其实他的小女儿文采风流更胜三女儿,而且与今年二十六岁、已经嫁为人妇的三女儿张令仪相比,这位张家小妹年方十六岁,仍然待字闺中,正需要寻觅一位佳婿。
其实按理说,现在张英已经官至礼部尚书,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一年到头见到的青年才俊绝对不是少数。
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给张家小妹找一个合适的才貌仙郎,主要还是这位张家小妹是张英的老来女,被他宝贝得不行。
偏偏这小姑娘又聪慧异常,常常自言寻常男子都配她不上,张英也深以为然,故此,虽然每年入翰林院的编修不少,但看看年纪、才学,合适的根本没有几个,便是偶有合适的,他也一直都舍不得太早给张家小妹定下来。
一来二去,就拖到了这个时候,再不相看起来,张家小妹就真的成了老姑娘了。
张英和张家小妹虽然都不急,但是张英的夫人急得
不行,她甚至都要二儿子张廷玉寻觅寻觅他的同窗里有没有合适的。
以后的名相张廷玉现在不过只是个二十二岁的书生,尚且还没中举,他的同窗都只是些秀才、童生,连个举人都没有,当然是配不上他们家小妹的。
不过张夫人总把这个事儿当个事儿来念叨,少不得也让张英存了些心思,帮小闺女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
也是恰逢其会,居然教他看到了王尧。
这一次的恩科乡试,因着康师傅要彻查科举舞弊案,就专门请了张英来做主考。
做主考官的时候,张英就对王尧有些印象。等到王尧跟着四阿哥胤禛还有娴玉一起破获了科举舞弊案之后,他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小伙子愈发欣赏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明明娴玉因为是未嫁女的身份,不太好抛头露面,若是王尧不主动说,可能所有的功劳就都会归在他和四阿哥的身上。
四阿哥原本就是康师傅钦定的调查官,那么王尧的功劳就会非常醒目,对他以后的官场发展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然而他每次都要说是自家妹妹给他在背后出谋划策,一点儿都没有要侵占娴玉的功劳的意思,这一份儿坦诚和对女子的尊重,让张英非常满意——他既然能够教导出四个进士儿子,还有四个知书达礼的女儿,那自然是跟寻常的酸腐大儒不一样。
他的这种至少看起来是“男女平等”的做法,其实已经非常领先时代了。
至少在康师傅这边儿,算是独一份儿了。
当然,跟王子腾是没法儿比的。毕竟娴玉的这位便宜老爹已经把她当成宝贝来宠着了,简直就不是一个赛道,那就不必拉来对比,搞降维打击了。
张英看着王尧真是越看越喜欢,就动了要把张家小妹给王尧说亲的意思。
不过张大人毕竟是日后的首辅大人,肯定跟普通的家长不一样。
他做事讲究不疾不徐、准备充分之后一击即中。
故此,他还是先入手调查了一番王尧的底细。
既然是要调查王尧,那王子腾这个老爸肯定是要重点调查的。
王子腾任职京营节度使也有几年了,风评、口碑都很不错,才能也是有目共睹,更难得的是他的性格也没有啥问题——这个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肯定是从他对待女儿的态度上面看出来的。
张英从王尧日常提及自家亲妹妹的态度上就感受到了王家对女儿们的爱护之意。
这种家庭,自家的宝贝小女儿嫁过去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绝对受不了什么委屈的。
他放心。
再看就是娴玉这个小姑子。
既然如此聪慧、但又如此低调——不管王尧和四阿哥怎么在张大人面前说她的厉害能干,她都十分低调,绝对不抛头露面,实在是彰显大家闺秀的沉稳谦逊之德行,可见家教一流、背后必定有一位非常好的母亲的教导。
这一点,张老大人倒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