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里五世列侯,到了他这辈儿才终于没有再袭爵,但是他却并不怎么当回事儿,只因他就是有这个实力,根本不需要靠着祖辈的余荫也能从科举入仕。
五世列侯,还是祖传的书香门第,那可不是白给的。单单是家教、家风,就不知道甩了那些暴发户们几条街了。
对此,娴玉也表示非常赞同。
原著里的那些剧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林家的家风和家教是遥遥领先的。
不说薛家了,那家风、家教都败坏到什么程度了,大家都没眼看了——什么慧宝钗,就不说了。那点儿小聪明,全都用在算计人上
面去了。
最典型的就是滴翠亭扑蝴蝶的时候不小心听见丫鬟们说悄悄话,却十分自然地嫁祸给黛玉的事儿了。
这真的没得洗。
稍微有点儿理智的资深钗粉都没法洗——当然,你要是非得说她就是年纪小,随便开个玩笑,那咱们没话可说。
颠倒黑白到这个程度,那真的不要太爱。
至于薛蟠,就更加不要说了。这位“呆霸王”更是个混世魔王一般的存在,就冲着他干得那些混账事儿,就算他爹薛大老爷没有早死,估计他也能把薛大老爷给气死。
哄堂大孝了属于是。
这两位薛家嫡系都是这么个样子,可见薛家的教育有多失败了。毕竟是紫薇舍人转的皇商,还是走得媚上、攻心的路子,这种人的心境多少有些复杂,心术不正的人也不在少数,崇尚的都是些实用主义、媚上欺下的厚黑学,能够教育好子女才奇怪了呢。
其余三家虽然比薛家略好些,但是也各有问题。
史家就不说了,虽然到史湘云叔父那一辈儿还能保持着兄弟双侯的爵位,算是金陵四大家族里现阶段混得最好的了——王子腾虽然厉害,但是毕竟没有爵位,他大哥就算是袭了爵也是降了等的。
没有降等之前,他们家也不过是个伯爵,本来也比不上史家的侯爵地位高,降等之后就更是没法儿比了。
何况人家还是一门双侯爵,那就更是比不上了。
这简直就是直接复制了初代宁国公和荣国公的配置了啊——兄弟二人、一门两爵位,非一般人家能做得出来啊。
可见康师傅对史家还是很器重的。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可惜到了史湘云这一代,史家也跟贾家一样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
当然,在“后继无人”这个赛道上,没有人能比得上贾家。
贾家甚至是从贾代善他们那一代开始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贾代善、贾代化这对儿堂兄弟俩各自有好几个儿子,可惜活下来的没几个,成才的就更少了。
贾代化那边儿的宁国府,长子贾敷没了,次子贾敬挺有才华的,科举考试一路顺利通过,最后中了进士,按理说应该算是个成才的。
但是没成想,他中了进士之后,连官儿都没当,就直接跑去城郊的玄真观当了道士、炼丹修道去了。
这真是要把贾代化老爷子死了都要气得活转过来。
宁国府已经这样了,荣国府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贾代善的长子贾赦,是个典型的纨绔浪荡子,因为犯了大错,直接被夺了爵产,只能袭爵。爵产被分给了贾政,甚至贾代善还上了个临终遗本,直接请康师傅给贾政封了个官儿。
这就是让贾政走祖荫的路子,不走科举考试的路了。
虽然挺保险的,但是这同时也就断绝了贾政往上走的可能——好吧,虽然大家都能看出来,贾政这性子和能力根本就没有可能再往上面走,不过这种还没走就直接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断绝了的做法,也还是挺伤人的。
贾家文字辈儿的这几位老爷们都不中用了,那么再下一辈儿的玉字辈儿的人又如何呢?
贾敬的嫡子贾珍,那是跟他堂叔贾赦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地纨绔浪荡,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到晚,但凡家里、外头有个略微平头正脸的姑娘、媳妇儿被他看到,那必定要搞到手。
三十不到,已经是个著名的、让全京城的姑娘们都闻之色变的老色批了。
他的嫡妻早早被他气到升天之后,又续娶了出身小门小户的尤氏。
这下好了,更加如同脱缰野马一般放飞自我了。
不但当着尤氏的面儿瞎胡搞,连尤氏的两个异母妹妹也不放过……那二姐儿、三姐儿两个初到宁国府的时候都还没成年,真是禽兽。
宁国府是如此不堪了,荣国府也大差不差。
贾珠读书是个好苗子,但是这女色上也是有些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