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儿?”
“叔,我要批宅基地,明年开春盖房子。”
赵为民长舒一口气:“就这事儿?”
“对呀!”
“相中那一块儿了?”赵为民问道。
“二队杨士宽他家边上就行,那块儿守着路边方便一些。”
“确定就是那里了?”
“确定!”
“妥了,这事儿叔马上就给你办。西分宅基地,套院子的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只要别动那条路,往旁边扩一些也无所谓。户口簿带来了吗?”
“带着呢!”
“那你跟我回队一趟,现在就办。”
八十年代农村批宅基地相当简单,只要写一个申请,然后村里盖章批复就可以了,至于后续还有没有其他手续就不用个人操心了。
反正大家都是一样,李春也不用担心,房子也不用盖的太好,到了零八年城农村改造的时候是按户分楼,再好的房子也没卵用。
到了村部,村干部见到李春各种犯酸和阴阳怪气,李春可没时间搭理他们,手续办好马上撤退。
赵为民亲自把他送到队部外面,小声对李春说道:“二春,叔以前糊涂啊!叔跟你商量商量,那码子事儿你别往外捅行不,叔知道该咋办。往后村上有事儿你尽管来找我,有啥事儿叔都帮你解决。”
李春笑道:“你放心,我这一天老忙了,我可没时间说闲话。不过,我觉得叔你应该多替鹏月想想。”
赵为民点点头:“我明白,我明白。”
。。。。。。。
随后几天,上门加工油糕的人络绎不绝,李春担心两个妈累坏了,所以规定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代加工,过了五点烤炉马上熄火,谁来也不伺候。
两个妈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就是老丈人多少有些遭罪,担心厂子和市里领导找不到他,只在大院儿住了两晚就回市里开启独居生涯。
一开始蓝泉还担心孙淑婷不适应,结果却发现他纯属自作多情。
白天做油糕,晚上有闺女和女婿照顾,吃得好喝的好,丈母娘每天开开心心过得老滋润了,脸色红扑扑的,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好几岁。
以前她是真离不开蓝泉,现在突然发现在闺女和姑爷身边更舒心一些,丈夫不在身边好像也没什么不习惯的了。
其他工作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八珍卤肉开始火爆起来,合作对象又多了好几家饭馆。
市里几家大单位每天都派车来大院儿拿货,统一现金结账,打条一律不好使。
铁路饭店那边,李春又给安排了一些花样。
炸豆泡,海带结,腐竹,干豆腐卷,淀粉肠,小肠结,还有白鸡蛋,把这些食材全都放到板面汤料中卤制,咸香微辣贼下饭。
除此之外还有卤鸡杂鸭杂,老汤炖猪红,咸鸡蛋,咸鸭蛋,都是可口美味。
职工们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方便,快捷,可口,便宜,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就连院里职工都争相来老孟这里打饭。
老孟也因此受到领导的大力表扬,虽然每天中午忙的不可开交,心里却美的不得了。
老孟高兴,李春就更开心了。
这些东西的利润可比单卖熟食高太多了,猪血是韩东升每天特别赞助的几乎零成本,不但挣钱还能大批量的收割满意值,赚的钵满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