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玄武将缓缓飞出,长袍在风中纹丝不动,令牌一扬,北方玄武石像的墨石便泛起温润的光泽。他如一道黑光沉入后腰,入营时,肾经气脉收缩,带着山崩不动的沉稳。
中央黄色玉牌,注入脾土之气,符文亮黄光。声调转为醇厚如钟,念麒麟将咒语:“麒麟将,出中央,执如意,定阴阳,腹间为营,脾胃为堂,令!”
黄衣麒麟将缓步飞出,黄袍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金光,如意一点,中央麒麟石像的黄玉便亮起温润的光晕。他如一道黄光落回腹间,入营时,脾胃气脉收缩,带着大地承托万物的厚重。
反复出将、入营九次后,我渐渐摸到了规律:出将时需吸气,让气脉扩张如开门;入营时需呼气,让气脉收缩如关门。呼吸的节奏与将的出入完美契合,像是在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而五将与五兽,便是这乐曲中最灵动的音符。
第九次入营后,五将同时在脏腑中亮起光芒,与陶瓮边的五枚玉牌形成共鸣。潭水上的荷叶轻轻颤动,将阴凉之气顺着玉牌的铜丝符文引入体内,与五将的气息相融——这是“阴阳相济”的征兆,小暑的阳气虽烈,却被寒潭水的阴气中和,让将的气息愈发凝实。
三、调兵遣将,阵合心枢
“出将入营,只为调兵。”当五将能随呼吸自如出入后,我开始尝试用意念指挥它们调动五兽灵息。古卷说“练将的终极,是让五兽灵息如臂使指,或合或分,或攻或守,皆随心意”。
我先让青龙将与朱雀将合力。意念一动,左心房的青龙将与右心房的朱雀将同时亮起光芒,一道青光与一道红光在丹田交织,青龙的木气与朱雀的火气瞬间交融,化作一道赤青色的气流,顺着经脉涌向右手。
右手五指张开,赤青色气流在指尖凝聚,对着观星台旁的一块青石一点。青石上竟冒出几缕青烟,表面裂开细密的纹路——木生火,火势借木势而旺,竟有了灼烧之威。
再试白虎将与玄武将配合。右肩的白虎将与后腰的玄武将呼应,白光与黑光交织,白虎的金气与玄武的水气相融,化作一道白黑色的气流,涌向左手。
左手握拳,白黑色气流在拳心旋转,对着另一块青石砸去。拳头未及石面,青石便“咔嚓”一声断裂,断面光滑如镜——金生水,水流借金锐而利,竟有了切割之能。
最后让麒麟将居中调和。腹间的麒麟将亮起黄光,黄气扩散开来,将赤青色与白黑色气流包裹其中。两种原本相斥的气流在黄气中渐渐融合,化作一道五色光晕,在我周身流转。
光晕所及之处,观星台的暑气竟退去几分,陶瓮里的潭水不再震颤,五行石像的光芒也变得柔和——土能生万物,亦能容万物,麒麟将果然有调和诸气的妙用。
我忽然想试试调动五兽灵息形成阵法。意念沉入丹田,对五将下令:“布五行阵!”
青龙将挥圭,青龙灵息化作青墙,立在东方;朱雀将挥旗,朱雀灵息化作火焰,绕在南方;白虎将挥刀,白虎灵息化作白刃,列在西方;玄武将挥令,玄武灵息化作黑水,守在北方;麒麟将挥如意,麒麟灵息化作黄土,镇在中央。
五道灵息在观星台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五行阵,青、红、白、黑、黄五色光芒流转,与地面的太极图纹相呼应。阵成的刹那,天空竟飘过一片薄云,遮住了烈日,洒下片刻的阴凉——这阵法竟能引动天象的微变!
撤去阵法时,五兽灵息如潮水般退回体内,五将归位,脏腑气脉轻轻震颤,像是在欢呼。我能清晰地感觉到,经过这番调遣,五将与五兽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不再是被动的响应,而是能主动领会我的意图,甚至在我意念未明时,便己做好准备。
西、进阶之始,营垒初固
日头偏西时,我收功起身,陶瓮里的潭水己少了一半,五枚玉牌的光芒却比清晨时更加温润。将玉牌收入怀中,触手生温,能感觉到里面流转着五将的气息——它们己与玉牌建立了联系,日后无需艾草寒潭,只需玉牌在手,便可随时唤出五将。
走到观星台边缘,望着山下的田野。农人正在灌溉,水流顺着田垄蜿蜒,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我试着让青龙将与玄武将配合,引木气与水气顺着目光延伸过去。田垄里的水流忽然加速,却又不疾不徐,恰好滋润每一株稻苗,农人惊讶地首起身,望着水流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喜色。
又看向西侧的山林,几只野猴正在树上打闹,不慎碰掉了一个蜂巢,蜂群嗡嗡地飞出来,眼看就要伤人。我立刻让白虎将出手,引金气化作一道无形的屏障,将蜂群挡在原地。野猴们趁机逃窜,蜂群盘旋片刻,渐渐散去,山林重归平静。
这便是“练将”的威力。五兽灵息本就强大,却如散兵游勇,而五将则是统帅,能将它们的力量凝聚、引导,使其收发自如,既能利人,亦能护身。
《五行阵法》的练将篇末尾写着:“小暑练将,营垒初固,五将归位,五兽听令,此为进阶之始。下一步当于立秋‘合阵’,引天地秋金之气,使五将五兽与五行阵法彻底相融,方可得‘阵随心动’之能。”立秋,还有一月。“合阵”,听名字便知是将体内的将兽营垒与体外的五行阵法合二为一,到那时,或许一个念头,便可布下遮天蔽日的大阵。
我摸了摸怀中的玉牌,青龙将的灵动、朱雀将的炽烈、白虎将的冷峻、玄武将的沉稳、麒麟将的雍容,五种气息在掌心流转,与丹田灵童的气息遥相呼应。从芒种布界炼兽,到夏至出种显像,再到小暑练将控兽,我的修行之路如阶梯般层层递进,每一步都踩着节气的节点,借天地的力量,夯实根基。
夕阳将观星台染成金红色,五行石像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是在向我致敬。远处的兴国寺传来晚钟声,悠长而宁静,与我体内五将归位的韵律相合。
一月后的立秋,“合阵”会带来怎样的突破?当体内营垒与体外阵法相融,又能触及怎样的境界?我不知晓,却充满了笃定。就像这小暑过后必有立秋,万物在酷热中积蓄的力量,终将在秋风中化作沉稳的锋芒。
我的修炼,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