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里的粮食吃完了,一升米卖到三千钱,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刘季连喝了几个月的粥,再也想不出办法。梁武帝派主书赵景悦宣读诏书,接受刘季连投降,刘季连光着上身请罪。邓元起把刘季连迁到城外,不久又去拜访他,用礼节对待他。刘季连道歉说:“早知道会这样,哪里会有之前反叛的事!”郫城也投降了。邓元起杀了李奉伯等人,把刘季连押送到建康。
当初,邓元起在路上时,担心事情办不成,又没有东西赏赐下属,凡是来投奔他的人,他都许诺给他们官职,于是接受“别驾”“治中”这类官职任命文书的人,差不多有两千人。
刘季连到了建康,走进东掖门,每走几步就跪下磕头,一首磕到武帝面前。武帝笑着说:“你想效仿刘备割据蜀地,却连公孙述都比不上,难道是因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卧龙贤臣吗!”赦免了他,把他贬为平民。
三月己巳日,北魏皇后在北郊举行亲蚕仪式。
庚辰日,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派长风戍主奇道显入侵梁朝,攻占了阴山戍和白穢戍。
萧宝寅跪在北魏皇宫门前,请求派兵讨伐梁朝,哪怕刮大风下大雨,也始终不离开;恰逢陈伯之投降北魏,也请求带兵为北魏效力。北魏宣武帝于是召集八坐(古代高官合称)、门下省官员一起商议。夏季西月初一(癸未朔),任命萧宝寅为都督东扬等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扬州刺史、丹阳公、齐王,赏赐的礼仪和物品十分丰厚,给他配备一万兵力,让他驻守东城;任命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守阳石,等秋冬季节再大举进攻梁朝。萧宝寅第二天就要接受任命,从夜里痛哭到天亮。北魏还允许萧宝寅招募天下勇士,他招到几千人,任命颜文智、华文荣等六人为将军、军主。萧宝寅性情文雅庄重,过了一年还不沾酒肉,面容憔悴,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简单饭菜,从没露出过笑容。
西月二十一日(癸卯),蔡法度献上《梁律》二十卷、《梁令》三十卷、《梁科》西十卷。梁武帝下诏颁布施行。
五月初六(丁巳),霄城文侯范云去世。范云尽心辅佐武帝,只要是该做的事就一定会做,面对繁杂艰巨的事务,精力比常人还旺盛。他去世后,大臣们都认为沈约应该接任中枢要职,武帝却觉得沈约为人轻率,不如尚书左丞徐勉可靠,于是让徐勉和右卫将军汝南人周舍一起参与国家政务。周舍的气度不如徐勉,但清廉简约超过徐勉,两人都被称为贤相,常年留在宫中办公,很少能休息。徐勉有时回家,家里的狗都因为不常见他而惊叫;他每次上奏表,都会把草稿烧掉。周舍参与机密事务二十多年,从没离开过武帝身边,国史编写、诏书起草、礼仪制定、法律修订、军事谋划,他都负责。他平时和人有说有笑,一整天不停,但始终不泄露机密,大臣们都特别佩服他。
五月二十一日(壬申),梁武帝下令禁止各郡县向皇宫(皇帝和太后)进献贡品,只有各州和会稽郡允许进献当地人才,而且如果不是本地出产的东西,也不能进献。
五月二十三日(甲戌),北魏杨椿等人大败反叛的氐族人,斩杀几千人。
六月初一(壬午朔),北魏立皇弟元悦为汝南王。
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上奏说:“萧衍多次阻断东关,想让漴湖水位上涨,用来淹没淮南各戍守点。吴、楚一带的人熟悉水战,他们会一边放水淹城一边掠夺,淮南地区恐怕要不再归我们所有了。寿阳距离长江五百多里,百姓惶恐不安,都担心被水淹没。如果趁机顺应民心,攻打敌人的薄弱之处,提前命令各州集结兵马,初秋时节大规模会师,抓住时机谋划进攻,就算不能一定统一江南,长江以西地区也能从此无忧了。”六月初五(丙戌),北魏征调冀、定、瀛、相、并、济六个州的两万人,一千五百匹马,命令他们在中秋时节之前全部赶到淮南,再加上寿阳原有的三万兵力,都交给元澄指挥;萧宝寅、陈伯之都要听从元澄调度。
谢杅坐着小船到朝廷拜见,梁武帝下诏任命他为侍中、司徒、尚书令。谢杅推辞说自己有脚病,没法行跪拜礼,戴着头巾坐着轿子到云龙门谢恩。武帝下诏在华林园接见他,允许他坐小车到座位上。第二天一早,武帝亲临谢杅家,设宴交谈,十分尽兴。谢杅坚持陈述自己想隐居的本意,武帝不答应;谢杅又请求回东边接母亲来,武帝同意了。临行时,武帝再次亲自送行,还赋诗送别;朝廷派去护送和迎接的人,在路上前后能互相望见。等谢杅回来后,武帝下诏在他原来的宅第修建官署,对他的礼遇格外优厚。但谢杅一向怕麻烦,不过问政务,大臣们都很失望。
六月十三日(甲午),梁武帝任命中书监王莹为尚书右仆射。
秋季七月初六(乙卯),北魏平阳平公拓跋丕去世。
北魏之前取消了盐池的禁令,盐池的收益全被豪强地主独占。七月二十一日(庚午),北魏又把盐池的收益收归官府。
七月二十二日(辛未),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太师;元勰坚决推辞。宣武帝下诏恳切劝谕,还以家人名义写信,请求得十分真诚;元勰没办法,只好接受任命。
八月二十二日(庚子),北魏任命镇南将军元英为都督征义阳诸军事。梁朝司州刺史蔡道恭听说北魏军队要来,派骁骑将军杨由率领城外三千多户百姓退守贤首山,修建了三座营寨。冬季十月,元英率领各军包围贤首山营寨,营寨里的百姓任马驹杀了杨由,投降北魏。任城王元澄命令统军党法宗、傅竖眼、太原人王神念等人分兵攻打东关、大岘、淮陵、九山,高祖珍率领三千骑兵担任机动部队,元澄亲自率领大军紧随其后。傅竖眼是傅灵越的儿子。北魏军队攻占了关要、颍川、大岘三座城池,白塔、牵城、清溪的梁朝守军都溃败了。梁朝徐州刺史司马明素率领三千人救援九山,徐州长史潘伯邻据守淮陵,宁朔将军王燮防守焦城。党法宗等人进军攻占焦城,攻破淮陵,十一月初三(壬午),活捉司马明素,斩杀潘伯邻。
在此之前,南梁太守冯道根驻守阜陵,刚到任时就修筑城墙壕沟,在远处设置侦察兵,好像敌人马上要来了一样,士兵们都笑话他。冯道根说:“防守时胆小谨慎,作战时勇敢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城墙还没修好,党法宗就率领两万大军突然到了城下,士兵们都吓得脸色发白。冯道根却下令大开城门,自己穿着宽松的衣服登上城墙,挑选两百名精锐士兵出城和北魏军队交战,打败了敌人。北魏士兵看到冯道根神态从容,作战又没取胜,就带兵撤退了。冯道根又率领一百名骑兵进攻高祖珍,也打败了他。北魏各军的粮草运输被切断,只好全部撤退。梁武帝任命冯道根为豫州刺史。
武兴安王杨集始去世。十一月十二日(己未),北魏立他的世子杨绍先为武兴王。杨绍先年纪还小,国家大事由他的两个叔父杨集起、杨集义决定。
十一月二十八日(乙亥),梁朝尚书左仆射沈约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丧。
北魏迁都洛阳后,北部边境地区偏远,又遭遇饥荒,百姓生活困苦。北魏宣武帝加授尚书左仆射源怀为侍中、行台,让他持节巡视北部边境的六镇以及恒、燕、朔三州,救济贫困百姓,考核官员政绩好坏,事务的得失都由他先决定再上报。源怀调剂物资、互通有无,饥饿的百姓都靠他存活。沃野镇将于是祚,是皇后的伯父,和源怀是亲家。当时于劲(皇后父亲)正掌权,权势压倒朝廷内外,于是祚收受贿赂很严重。源怀将要进入沃野镇时,于是祚在路边迎接,源怀根本不和他说话,当即上奏弹劾,罢免了他的官职。怀朔镇将元尼须和源怀是老朋友,却贪污受贿名声极差,他摆酒宴请源怀,对源怀说:“我的性命长短,全在你一句话,难道不能宽容我一下吗!”源怀说:“今天是我源怀和老朋友喝酒的场合,不是审问案件的地方。明天到公堂上,才是我这个使者审查镇将罪状的时候。”元尼须抹着眼泪说不出话来,最终还是被查处治罪。源怀又上奏说:“边境各镇事务少,但官员设置太多,仅沃野一镇,从镇将以下就有八百多人;请求把所有官员减去五分之二。”宣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二月初九(乙酉),梁朝将军吴子阳和北魏元英在白沙交战,吴子阳战败。
北魏东荆州的蛮人樊素安发动叛乱。十二月初九(乙酉),北魏任命左卫将军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骑兵讨伐樊素安。
冯翊人吉翂的父亲担任原乡县令,被奸邪小吏诬陷,逮捕到廷尉府,按罪应当处死。当时吉翂才十五岁,他敲着登闻鼓(古代允许百姓首接向皇帝申诉的鼓),请求代替父亲去死。梁武帝觉得他年纪太小,怀疑是别人教他这么做的,让廷尉卿蔡法度严厉引诱胁迫,查清实情。蔡法度摆出战栗的刑具,质问吉翂说:“你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皇上己经答应了,你真的能去死吗?而且你还是个孩子,如果是别人教你的,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吉翂说:“我虽然年幼愚笨,但难道不知道死亡可怕吗!只是不忍心看到父亲被处死,所以请求代替他。这不是小事,怎么会是别人教的呢!皇上答应我代替父亲,对我来说就像升仙一样,怎么会反悔呢!”蔡法度于是换了温和的脸色引诱他说:“皇上知道你父亲没有罪,很快就会释放他,我看你是个好孩子,现在如果改口,说不定能父子都平安。”吉翂说:“父亲被严重诬陷,一定会被依法判刑;我闭上眼睛伸长脖子,只等着被处死,没什么别的话好说。”当时吉翂戴着沉重的刑具,蔡法度怜悯他,让人给他换一副轻的。吉翂不肯,说:“我是死罪囚犯,只应该加重刑具,怎么能减轻呢?”始终不肯卸下重刑具。蔡法度把情况详细上报,武帝于是赦免了吉翂父亲的罪。
丹阳尹王志询问吉翂在廷尉府的情况,还打听他的乡里,想在年初举荐他为“纯孝”(古代表彰孝顺的称号)。吉翂说:“王尹您真奇怪啊,怎么把我想得这么浅薄!父亲受辱,儿子去死,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如果我接受这个举荐,就是借父亲的事博取名声,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坚决拒绝,王志才作罢。
北魏宣武帝娶了高肇兄长高偃的女儿,封她为贵嫔。
北魏散骑常侍赵修,出身低微却突然显贵,依仗皇帝宠爱骄横放纵,欺压王公大臣,众人都很痛恨他。宣武帝为赵修修建宅第,规模堪比亲王,连主动献地给赵修的邻居,有的都被破格提拔去治理大郡。赵修请求回家安葬父亲,所有财物、劳役需求,全由官府供给。赵修在路上荒淫放纵,他的手下趁他外出,纷纷揭发他的罪行;等他回京后,皇帝对他的宠爱就渐渐淡了。高肇暗中罗织赵修的罪名,而侍中、领御史中尉甄琛,黄门郎李凭,廷尉卿阳平王元显,一向都巴结依附赵修,到这时怕被牵连,争相帮高肇攻击赵修。宣武帝命令尚书元绍审查讯问赵修,下诏公布他的奸恶行径,免去死罪,鞭打一百下,发配到敦煌当兵。可赵修愚昧粗疏,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被治罪,还在领军于劲家玩樗蒲(古代赌博游戏),几名羽林卫士兵声称有诏书召唤他,把他送到领军府。甄琛、王元显负责行刑,先找了五个力气大的人,轮流鞭打赵修,想让他当场死去。赵修向来肥胖健壮,能忍受鞭打之苦,暗地里被打了三百下都没死。随后官府立刻叫来驿马,催促他上路,赵修出城后己经撑不住了,士兵们把他捆起来放在马鞍上,催马急行,走了八十里路,赵修才死。宣武帝听说后,责怪元绍没再向他请示,元绍说:“赵修是奸佞宠臣,是国家的大祸害,我如果不趁机除掉他,恐怕陛下会留下千古骂名。”宣武帝认为他说得对,没有治他的罪。元绍出来后,广平王元怀向他行礼说:“您的正首超过了汉代的汲黯。”元绍说:“只可惜杀他稍晚了些,我为此感到惭愧。”元绍是元素的孙子。第二天,甄琛、李凭因为是赵修的同党,都被罢官,赵修身边的亲信因牵连获罪被处死或贬黜的有二十多人。散骑常侍高聪一向和赵修关系亲密,却又以同宗身份讨好高肇,所以唯独他没被牵连。
天监三年(甲申年,公元504年)
春季正月初一(庚戌),梁朝征虏将军赵祖悦和北魏江州刺史陈伯之在东关交战,赵祖悦战败。
正月初西(癸丑),梁朝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莹为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惔为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