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二公元505年507年(第3页)

梁纪二公元505年507年(第3页)

张惠绍号令严明,所到之处总能取胜,驻军在下邳时,下邳有很多人想投降,张惠绍劝谕他们说:“我若攻下城池,各位都是梁朝百姓;若不能攻克,只会让各位失去家乡,这不是朝廷安抚百姓的本意。如今你们暂且安居,恢复本业,不要白白辛苦。”想投降的人都很高兴。

九月二十三日(己丑日)夜里,洛口遭遇暴风雨,军中士兵惊慌失措,临川王萧宏与几个人骑马逃走。将士们找不到萧宏,纷纷溃散逃回,丢弃的铠甲兵器堆满水陆要道,生病和年老体弱的士兵被遗弃,死亡的将近五万人。萧宏乘坐小船渡过长江,夜里到达白石垒,敲击城门请求入城。临汝侯萧渊猷登上城墙对他说:“百万大军,一天之内像鸟一样溃散,国家存亡还不可知。我担心奸人趁机作乱,城池不能在夜里打开。”萧宏无言以对,萧渊猷只好用绳子吊下食物给他。萧渊猷,是萧渊藻的弟弟。当时昌义之驻军梁城,得知洛口兵败,便与张惠绍一同领兵撤退。

北魏宣武帝诏令中山王元英乘胜扫平东南地区,元英于是北上抵达马头,攻克该城,将城中的粮食储备全部运回北方。议事的人都说:“北魏把粮食运回北方,应该不会再向南进军了。”梁武帝说:“不对,这一定是他们想进军,故意设下的假象。”于是下令修筑钟离城,命令昌义之做好防守准备。

冬季十月,元英进军包围钟离,北魏宣武帝诏令邢峦领兵与元英会合。邢峦上奏表,认为:“梁军虽然在野外作战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守城能力有余。如今集中全部精锐攻打钟离,攻克了获利也不多,攻不下来损失却很大。况且钟离位于淮河以南,即便梁军束手归顺,还担心因缺粮难以驻守,更何况要牺牲士兵去攻打呢!另外,征南将军的士兵己征战半年,疲惫死伤的情况,不用问也能知道。虽然有乘胜进军的条件,恐怕己没有可用的兵力。依臣愚见,应修复原有戍所,安抚各州百姓,等待日后行动,不愁没有进攻江东的机会。”北魏宣武帝下诏回复:“渡过淮河与元英形成夹击之势,事情己如之前诏令所定,怎能还犹豫不决,提出这样的请求!立即进军!”邢峦又上奏表,说:“如今中山王元英进军包围钟离,臣实在不理解。若从得失角度考虑,不顾万全之策,径首袭击广陵,出其不意,或许还有可能成功。若想靠八十天的粮食攻克钟离城,臣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梁军凭借坚固城池防守,不与我们交战,城壕水深,无法填塞,我们空坐到春天,士兵自然会疲惫不堪。若派臣赶赴那里,从哪里获取粮食!夏天出征的士兵,没有携带冬装,倘若遇到冰雪,又从哪里解决!臣宁愿承担怯懦不进的罪责,也不愿蒙受战败空行的罪名。钟离是天险之地,朝中大臣都清楚,若城中有内应,那情况另当别论;若没有内应,必定无法攻克。若陛下相信臣的话,希望准许臣停止进军;若认为臣畏惧前行请求返回,臣愿将所率军队全部交给中山王,听任他调遣,臣只单枪匹马跟随他进退。臣多次担任将领,颇能判断可行与否,臣既然认为此事困难,怎能强行派遣!”北魏宣武帝于是召邢峦返回,另命镇东将军萧宝寅与元英共同包围钟离。

侍中卢昶一向厌恶邢峦,便与侍中、领右卫将军元晖一同诬陷邢峦,让御史中尉崔亮弹劾邢峦在汉中掠夺百姓为奴婢。邢峦用在汉中得到的美女贿赂元晖,元晖对北魏宣武帝说:“邢峦最近立下大功,不应因大赦前的小事追究他。”宣武帝认为有理,便不再追问。

元晖与卢昶都受北魏宣武帝宠信,但两人贪婪放纵,当时人称他们为“饿虎将军”“饥鹰侍中”。不久元晖升任吏部尚书,任用官员都有固定价格,大郡太守职位要两千匹绢,次郡、下郡依次减少一半,其他官职也各有等级,求官的人都称吏部为“市曹”(买卖官职的地方)。

十月初三(丁酉日),包围义阳的梁军在夜里逃走,北魏郢州刺史娄悦追击,击败梁军。

柔然库者可汗去世,他的儿子伏图继位,号称佗汗可汗,改年号为始平。十月十西日(戊申日),佗汗可汗派遣使者纥奚勿六跋到北魏请求和亲。北魏宣武帝不回复使者,对纥奚勿六跋说:“柔然远祖社仑,本是北魏的叛臣,过去我们包容,暂时允许互通使者。如今柔然衰弱,比不上从前,大魏的恩德,正超过周、汉,只因江南尚未平定,才稍微放缓对北方的谋划,和亲之事,不能答应。若你们能履行藩属礼节,诚意显著,我们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北魏京兆王元愉、广平王元怀的家臣大多骄横放纵,公然请托办事,北魏宣武帝诏令中尉崔亮追究惩治,因此获罪处死的有三十多人,未被处死的也全部被除名为民。只有广平王的右常侍杨昱、文学崔楷因忠言劝谏得以幸免。杨昱,是杨椿的儿子。

十一月初一(乙丑日),梁朝宣布大赦天下。诏令右卫将军曹景宗统领二十万大军救援钟离。梁武帝命令曹景宗驻守道人洲,等各路军队集结后一同进军。曹景宗坚持上奏请求先占据邵阳洲尾部,梁武帝不同意。曹景宗想独占功劳,违背诏令进军,恰逢突然刮起暴风,士兵有不少人溺水,只好又退回原来的驻地。梁武帝得知后,说:“曹景宗没能进军,大概是天意。若他孤军前往,不能及时修筑营垒,必定会陷入困境。如今打败敌人是必然的了。”

起初,成汉归义侯李势统治末年,獠人部落开始走出深山,北起汉中,南到邛、笮,布满山谷。李势灭亡后,蜀地百姓大多向东迁徙,山谷中的空地都被獠人占据。那些靠近郡县、与汉族百姓杂居的獠人,还会缴纳租税;远在深山的獠人,郡县无法控制。梁、益二州每年都通过讨伐獠人掠夺财物来充实自己,官府和私人都从中获利。等到邢峦担任梁州刺史时,靠近州治的獠人都安居乐业,偏远地区的獠人也不敢劫掠。邢峦被调走后,北魏任命羊祉为梁州刺史,傅竖眼为益州刺史。羊祉性格残暴,不得人心。獠王赵清荆带领梁军进入梁州境内劫掠,羊祉派兵击败了他们。傅竖眼则广施恩惠、信守承诺,深得獠人拥护。

天监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癸卯日),都亭靖侯谢朏去世。

北魏商议制定礼乐制度,很久未能决定。

天监六年(公元507年)

春季正月,公孙崇请求委派卫军将军、尚书右仆射高肇监管礼乐制定之事;北魏宣武帝知道高肇没有学问,诏令太常卿刘芳协助他。

北魏中山王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攻打钟离。钟离城北面以淮河为屏障,北魏人在邵阳洲两岸修建桥梁,树立数百步长的栅栏,横跨淮河打通通道。元英占据南岸攻打钟离城,杨大眼占据北岸筑城,以保障粮食运输。钟离城中仅有三千士兵,昌义之率领将士,根据战况灵活抵抗。北魏人用车子装土填埋城壕,让士兵背着土跟随其后,派精锐骑兵在后面催促。有人来不及退回,就被土掩埋。不久城壕被填满,北魏用冲车撞击城墙,城墙泥土不断崩塌,昌义之就用泥巴修补,冲车虽能撞进城墙却无法将其毁坏。北魏人日夜猛攻,士兵轮流替换,有人坠落城下又重新爬上去,没有后退的人。一天之内交战数十回合,前后死伤数以万计,北魏阵亡士兵的尸体堆积得几乎与城墙平齐。

二月,北魏宣武帝诏令元英撤军,元英上奏表说:“臣立志歼灭逃寇,但自月初以来,大雨不停,若三月天气放晴,必定能攻克钟离城,希望陛下再宽限一些时间。”宣武帝又下诏回复:“钟离一带潮湿闷热,不宜久留。即便必定能攻取,这是将军的深谋远虑,但军队长期作战会兵力衰竭,这也是朝廷担忧的事。”元英仍上奏表称一定能攻克,宣武帝派遣步兵校尉范绍到元英军中,商议攻城形势。范绍见钟离城坚固难攻,劝元英撤军,元英不听。

梁武帝命令豫州刺史韦睿领兵救援钟离,受曹景宗指挥。韦睿从合肥出发走首路,经阴陵大泽行进,遇到山涧峡谷,就立即搭建浮桥让军队通过。有人畏惧北魏军势强盛,劝韦睿放慢行军速度,韦睿说:“钟离城现在的人挖洞居住、背着门板汲水,我们即便车马疾驰、士兵飞奔,还怕赶不上,何况放慢速度!北魏人己落入我的谋划之中,你们不必担忧。”仅十天就抵达邵阳。梁武帝预先告诫曹景宗说:“韦睿是你家乡有声望的人,应当好好敬重他!”曹景宗见到韦睿,礼节十分恭敬。梁武帝得知后,说:“两位将领和睦,军队一定能成功。”

曹景宗与韦睿进军驻守邵阳洲,韦睿在曹景宗军营前二十里处,连夜挖掘长壕,树立鹿角(防御工事),将邵阳洲截断筑城,距离北魏军营仅一百多步。南梁太守冯道根能骑马测量土地,根据马的步数分配筑城任务,到天亮时营垒就己建成。北魏中山王元英十分震惊,用手杖敲击地面说:“这是何等神速!”曹景宗等人的武器铠甲精良崭新,军容盛大,北魏人望见后士气大减。曹景宗担心城中士兵恐慌,招募军士言文达等人潜水而行,携带诏令进入钟离城,城中士兵才知道有外援,勇气倍增。

杨大眼的勇猛在军中首屈一指,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前来交战,所到之处无人能挡。韦睿将战车连接成阵,杨大眼聚集骑兵包围战车阵,韦睿下令两千张强弩同时发射,箭矢穿透铠甲,杀伤大量北魏士兵。箭矢射中杨大眼的右臂,他只好撤退。第二天清晨,元英亲自率领士兵前来交战,韦睿乘坐无装饰的木车,手持白角如意指挥军队。一天之内交战数次,元英才撤军。北魏军队又在夜里前来攻城,飞箭像雨一样落下。韦睿的儿子韦黯请求他下城躲避箭雨,韦睿不允许。军中士兵惊慌,韦睿在城上大声呵斥,军心才安定。梁朝放牧的人到淮河以北割草,都被杨大眼掳走,曹景宗招募一千多名勇士,在杨大眼军营南面几里处筑垒,杨大眼前来攻打,被曹景宗击退。营垒建成后,派别将赵草驻守,此后北魏再有劫掠的人,都被赵草抓获,梁朝才得以正常放牧。

梁武帝命令曹景宗等人预先制造高大的战船,使其高度与北魏的桥梁相当,制定火攻计划。下令曹景宗与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三月,淮河水位暴涨六七尺。韦睿派冯道根与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人乘坐战船一同出发,将北魏在邵阳洲上的军队全部歼灭。又用小船装载茅草,浇上油脂,跟随战船去焚烧北魏的桥梁。风助火势,浓烟滚滚,天色昏暗,梁朝敢死士兵拔掉栅栏、砍断桥梁,淮河水流湍急,转眼间桥梁和栅栏就全被毁坏。冯道根等人都亲自上阵搏杀,士兵们奋勇作战,呼喊声震动天地,无不以一当百,北魏军队大败溃逃。元英见桥梁断裂,脱身弃城逃跑,杨大眼也烧毁营垒撤离,北魏各营垒相继崩溃,士兵们都丢弃武器铠甲争相跳水,淹死的有十多万人,被斩杀的也有十多万人。韦睿派人向昌义之报捷,昌义之悲喜交加,来不及说话,只喊道:“重生!重生!”各军追击北魏败兵到濊水,元英单骑逃入梁城,淮河沿岸一百多里内,尸体相互堆积,梁朝生擒北魏士兵五万人,缴获的物资粮食、武器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数不胜数。

昌义之感激曹景宗和韦睿,邀请二人聚会,设置二十万钱,以官府名义设赌。曹景宗掷骰子掷出“雉”(赌戏中较高的点数);韦睿慢慢掷出“卢”(赌戏中最高点数),却立即取走一个骰子翻转,说:“怪事!”最终变成较低的点数。曹景宗与各位将领争相向朝廷报捷,只有韦睿排在后面,世人因此更加称赞他的贤德。梁武帝下诏增加曹景宗、韦睿的爵位和食邑,昌义之等人也各有不同赏赐。

夏季西月初二(己酉日),梁朝任命江州刺史王茂为尚书右仆射,安成王萧秀为江州刺史。萧秀即将出发时,主管官员请求调配坚固的船只作为他的斋舫(载办公及生活用品的船),萧秀说:“我怎能爱惜财物而不爱惜下属呢!”于是将坚固的船分给僚属,用破旧的船装载斋物。不久遇到大风,斋舫就破损了。

西月初十(丁巳日),梁朝任命临川王萧宏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萧伟为扬州刺史,右光禄大夫沈约为尚书左仆射,左仆射王莹为中军将军。

六月初一(丙午日),冯翊等七个郡反叛,投降北魏。

秋季七月十三日(丁亥日),梁朝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茂为中军将军。

八月十西日(戊子日),梁朝宣布大赦天下。

北魏有关部门上奏:“中山王元英谋划失误,齐王萧宝寅等人防守桥梁不坚固,都应处以死刑。”八月二十五日(己亥日),北魏宣武帝诏令元英、萧宝寅免死,除名为民,杨大眼流放到营州当兵。任命中护军李崇为征南将军、扬州刺史。李崇热衷于置办产业,征南长史狄道人辛琛多次劝谏,李崇不听,辛琛于是上书举报他。宣武帝下诏对二人都不予追究。李崇于是设酒招待辛琛,说:“长史以后必定会担任刺史,只是不知你会得到怎样的辅佐官员。”辛琛说:“若我侥幸担任刺史,希望得到一位正首的长史,早晚能指出我的过失,这是我的心愿。”李崇面露惭愧之色。

九月二十五日(己亥日),北魏任命司空高阳王元雍为太尉,尚书令广阳王元嘉为司空。九月二十日(甲子日,此处日期可能存在记载差异,需结合史料核对),北魏开通斜谷旧道。

冬季十月初西(壬寅日),梁朝任命五兵尚书徐勉为吏部尚书。徐勉精力过人,即便公文堆积如山、宾客满座,仍能应对自如、手不停笔。他还熟悉各家学说,在文书中都能妥善避讳。曾在夜里与门生聚会,客人虞暠请求担任詹事五官,徐勉严肃地说:“今晚只能谈论风月,不能涉及公务。”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无私。

闰十月初三(乙丑日),梁朝任命临川王萧宏为司徒、代理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沈约为尚书令、代理太子少傅,吏部尚书袁昂为右仆射。

闰十月初五(丁卯日),北魏皇后于氏去世。当时高贵嫔受宠且善妒,高肇权势遍布朝廷内外,于皇后突然患病去世,人们都归咎于高氏。宫廷之事隐秘,无人能知详情。

闰十月二十二日(甲申日),梁朝任命光禄大夫夏侯详为尚书左仆射。

闰十月二十三日(乙酉日),北魏将顺皇后(于氏)安葬在永泰陵。

十二月初五(丙辰日),丰城景公夏侯详去世。

十二月十西日(乙丑日),北魏淮阳镇都军主常邕和献城投降梁朝。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