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六人,每人一把刀,一长一短两支燧发线膛枪。
兵器都是榆树湾兵工厂制造,十分精良。
马后背的包裹里,是一些炒面,百两纹银,还有两千元的粮食钞票。
这是他们的行动经费。
整个延府,已经全部在榆管区控制之下。
严格说起来,是延府所有县城,官道,以及主要村庄都已经在延府的控制之下。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太过复杂。
自天启年间,这里天灾不断,流贼遍地。
许多积年老贼,已经习惯了杀人劫掠。
他们最初揭竿而起,或许是受天灾之害,被朝廷逼迫,不反即死,反也只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线生机。
但做了多年流贼,再让他们回去干活,让他们循规蹈矩,他们哪里还能做得到?
大批流贼钻进山沟里,来回流窜,想要彻底剿灭他们,难度很大。
即便是近现代,美军在越战中,在阿富汗战争中,拥有现代化武器,降维打击,也奈何不了那些钻进深山中的反抗军。
更何况是在明末?
榆树湾的宣传,轰轰烈烈,但也仅只限于县城之中,以及主要官道沿线村镇而已。
彻底剿灭流贼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即便赵清玄拥有上帝视角,他打开地图,从高空俯瞰,看着千沟万壑的地形,也感到一阵阵无语。
流贼藏到这大山里,怎么着?
就算是赵清玄亲自出手,一个个山沟仔细搜查过去,找到流贼,就投送过去一块大石头直接砸死……
怕是天天啥也不用干了,就做这枯燥的工作,几个月也未必能搜遍这千沟万壑。
赵清玄可不想做神仙版牛马。
最后赵清玄只能让理事院和指挥部制定剿灭流贼的计划,他审查之后,做出了一些指导,最后定下来。
计划的原则就是:天罗地网,抽丝剥茧,让流贼淹没在榆管区百姓的汪洋大海中。
通过河流和官道,层层切割,形成一张大网,限制流贼活动的区域,让流贼的“流动”变得困难,让他们变成“困贼”。
即便是在原有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流贼也不具备做“坐寇”的实力。
最大的流贼头子李自成,更是一直到崇祯十七年,到占领京师之后又被赶跑,都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地盘,没有一块能稳定发展民生,可以供给他们钱粮兵员、后勤保障的基地。
因为榆树湾的横空出世,现在的流贼,已经被撕扯得七零八碎,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他们更加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根基。
只要拉大网,把他们切割开来,限制他们的行动,他们就会失去活力,会被一点点剿灭。
榆管区一直在做这件事。
从占领延府西部开始,理事院和防卫团指挥部合作,以官道为线,以服务区为点,交织成一张大网,把洛水以西的领土切割开来,限制流贼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且积累了经验。
现在,榆管区调动了更多人力、物力,集合防卫团、民兵、武装商队,组建了一张更大、更密集的网。
整个延府,村村组建民兵小队,分发燧发滑膛枪、木柄手榴弹,派防卫团战士前来训练。
村和村之间的道路,保持畅通。
汽车巡逻队、摩托巡逻队、骑马巡逻队、自行车巡逻队、步兵巡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