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地回答:“是啊,都退休几年了。”
“徐老师是教哪门课的?”
“教数学。”
“数学?哦,数学好,我听说了,高考改来改去,一会3+X,一会3+Y,最后就那个3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徐老师在心里暗笑,一听就是家里没有孩子参加高考的,要不就是根本不操心孩子高考的家长。不过她还是迎合着点头:“汤书记真是什么都知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这马屁拍的,连小杨的脸都红了。
汤书记继续尬聊:“徐老师就这么一个女儿吧?”
这可不又是捅徐老师的马蜂窝?
“上面还有一个儿子在A市当医生呢。”
汤书记的眼珠子转了几转,他们这一代的好像都是计划生育的啊?这个徐老师怎么有两个孩子还没有受处分?不过这话他就不能说,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不说,连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现在对于过去的那个国策到底正确与否都存在争议,我们这一介布衣,也不算布衣,小官而已,也只能管好手电筒照得到的几米距离罢了,上级说东,坚决不能往西!
徐老师倒也坦然:“受过处分了,三次工资都没涨,孩子他爸还差点调到乡中学去支援一年,我是骨干教师,学校里就没有动我,但是年级组长就没当了。”说到骨干教师,徐老师还是有点骄傲的。
“小刘老师读的A师范大学,又回一中教书,也是继承了您的衣钵呢。”
这也是徐老师一直骄傲的另外一件事,女儿听话,懂事,没毛病!看看学校里那些老师的孩子,要么是不争气,不好好读书,走后门混一个高中毕业,要父母舔着老脸去学校里申请一个闲职,现在不比往日,闲职也真是不好找,就连一个实验员学校也开始要招正规的专科毕业生了。要么就是学习好,读了一个好大学的,像刘致远这样儿的,有比刘致远还拽的,清华的,北大的,还有那个什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跑的那叫一个远,有的连电话都舍不得打,说是国际长途贵,徐老师专门向她的学生打听了,根本就不是国际长途贵的问题,国际长途一点都不贵,他们不喜欢打电话,是因为他们在国外过的不容易,一句话,活得挺累的。可怜这些喜气洋洋地送孩子去留洋了的老师,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别人口中的留守家长,空巢老人。
不过经历这次的事情,徐老师的骄傲却也有一点迟疑了。她在想,假如刘宁静不是这么听话懂事,是不是她的人生会过得痛快一点?
“打人的是她丈夫?她丈夫叫什么名字?我听说姓石?也在C市工作?哪个单位?”汤书记继续发问,眼睛在徐老师和杨主任身上扫来扫去,不知道小杨这几天调查清楚没有,也没有来给我汇报一下,直接就将当事人给带来了,这个小杨,到底还是年轻了一点,办事不够老练。
117。
下一个出场的是派出所陈所长。
“哟,石小华,就是你啊?”
“坐好,姓名?”
“石小华。”
“年龄?”
“31。”
“性别?”
“看不出来吗?这还要问?”
“问怎么啦?挺翻的嘛!性别?”
“男。”
“早说不就完了!”
“我犯了什么错?”
“你心里不清楚?”
“我没犯什么错啊?长官!”
“长官?什么长官?油嘴滑舌的。”
“所长。”
“老实回答问题!”
“在哪个单位工作?”
“辞职了。”
“辞职了?好好的工作干嘛辞职?”
现在的派出所长还管人辞不辞职?辞职了也要抓起来问话?小石一头雾水加汗水。
“我考公。”
“考公?考公一好好的事就是被你们这些狗日的糟蹋的,你这样的人模狗样的混进公务员的队伍,还能有好吗?”
气人!莫名其妙被贬成老鼠屎,小石瞟一眼所长腰间别的家伙,不敢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