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收好病历,说:“老弟,下次换地方上班,通知你老哥一声,省的你老哥到处乱窜地找。”
大刘笑了,这铁杆病号,还真是够铁。“老哥,真不打算培养一下小静做你的助手?”大刘对老铁也说点实诚的建议。
123。
大刘不慌不忙地看完一上午的病人,他终于体会到分院门诊病人不多的好处了。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最考验医生的莫过于那些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了,想当年,为了弄明白那些Hoffmann征,Rossolimo征,Babinski征,Kernig征……可算是用尽了刘医生的洪荒之力。
在附属医院的时候,每当大刘拉开架势准备好好给病人检查一下,后面的病人就在外面敲门催促了:“这个医生,怎么这么慢?别人隔壁诊室的已经看了好几号,你这里,一个病人还没有出来!”没办法,大刘只能适应形势,给病人大笔一挥,开CT和MRI检查,好歹有了这两项,大概是不会漏诊的,医生坐门诊,最主要的是自保!而且病人去做检查了,腾出来的时间正好看后面的病人,两不耽误,虽然心里颇有微词,但总得选择一个容易一点的,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了。
中午和分院接诊的护士和另外几个外援医生一起在分院的食堂吃饭,说起来这个分院的条件确实比本院好多了,食堂都要大几倍,伙食也要好一些。护士小张笑着说:“你们这些大医生大教授,来支援分院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当然看到的都是好处,我们这种长期在这里的,就有点担心了,要是一直这样,没有什么人气,我可就惨了。”
这么一说,大刘还有点不解:“轻松一点不正好?你看看本院那边门诊的护士,每天忙的脚不点地,还动不动被病人投诉,辱骂什么的,那个日子也不好受。”
大刘说的也是实话,但是小张说:“现在是这边新开张,本院那边在接济这边,工资奖金暂时还能发出来,怕的是过个一年半载的,政策一变,要求我们自负盈亏,我们就真惨了。”
她一连说了几个惨字,看来对分院的前景还真是不看好。
不过大刘对医院开分院是持赞成态度的,说明医院的院长也不是大家吐槽的那样一窍不通,前瞻性他还是有的,附属医院的地理位置好,在A市的老城区,这里居民集中,交通方便,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寸土寸金,医院周边被各种居民区,商圈,学校围得水泄不通,不要说增加几平方米的面积,依大刘看是一平方米也增加不出来了,要不然那个医院停车的问题嚷嚷多少年了,就是解决不了,领导们为了让病人来看病能停车,能想出来的办法竟然是医院职工不许开车上班!
分院现在看起来是偏僻一点,病人少一点,但是城市的发展本来就是这样,中心城区住满了,人们自然就会向远处迁移,现在不去占领一块地方,等别的医院占据了,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大刘说:“所以现在医院也是在想办法,除了政策偏斜以外,也是派本院医生过来支援,希望能带来一些病源。”
大刘这么一说,小张倒是想起来:“刘教授一来,可真是带了一些老病号过来了。昨天今天都有专门来找你复诊的病人。”
一说到医术方面的这些事情,大刘心里就不免有些得意,稍微减淡了一些被发配的惆怅。
小张接着说:“今天有一位患者,说是刘教授的老病号了,在外院和别的科室都看过,花了不少冤枉钱,吃了不少冤枉药,就是找到刘教授以后,真是如觅知音,所以千方百计地找到这里来找刘教授看病。”
听小张这么一顿夸,其他医生都停下手中的筷子,眼睛看向大刘,虽然他们也听说过大刘在病人中有口碑,但是这么有口碑,他们还真是没有想到。
大刘倒是一愣,一听这个说话的口气,他就知道是老赵!
这个老赵,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自己那么大的身家,每次来看病跟微服私访似的,虽然他总是特别死性地穿的浑身是名牌的logo,让人一看就是一副暴发户的蠢样。不过他这么不遗余力地给大刘做宣传,大刘还真是有点感动。
正想说点什么谦虚一下,手机铃响,是何玲。
旁边的医生听见一个开头:“何玲。”转身向周围的人开玩笑:“离婚了还查岗?”
“刘致远。”何玲的嗓门还是那么大。
大刘拿着手机往外面走,一边向大家做着手势:我吃完了,先走一步。
“我今天早上看见你妈妈了。”
大刘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又不肯让你妈妈帮忙,我能有什么办法?
“她没有看出我来。”
大刘心想,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不说,你还整成现在这个样子,叫什么“妈不认?”现在妈是真的不认得你了。大刘想归想,但是说是不敢说出来的,这个整容是何玲的“点”,不能去惹她。
“哦。”
“那个死丫头也假装没有看见我!”
这大概是何玲气呼呼打电话来的原因。
“应该是真没有看见吧?萱萱哪会这一套。”大刘替萱萱说话。
“你妈手上还牵一个小男孩?”
“嗯,我妹妹的孩子。”大刘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妈带着你妹妹的孩子过来,为了接送萱萱?”何玲不理解。
大刘笑了一下,唉,真是的,他也没有想到与何玲离婚以后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一下子也说不清楚,就简短地说:“我妹妹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