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曹操年事渐高,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便渐渐将政务交由曹植处理。逐步过渡退居幕后。
案牍如山,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决策关乎万民生死,曹植不敢有丝毫懈怠。
连日不休的议事与批阅公文,终是耗尽了精力。这日午后,曹植原只想在书房软榻上小憩片刻,却不想头一沾枕,便沉沉睡去。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疲惫的脸上。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粉色锦缎小袄、扎着两个揪揪的小脑袋探了进来。
正是不到两岁的曹璎珞。她蹒跚着,像只笨拙又可爱的小猫,悄无声息地爬到软榻边,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熟睡的父亲。
她看了一会儿,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摸了摸父亲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觉得有些扎手,又缩了回来。目光一转,她看到了父亲书案上研好的墨和搁置的毛笔。
小璎珞眼睛一亮,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费力地抓起那支对她来说过于沉重的笔,蘸了蘸墨汁。她记得母亲有时会用笔在绢帛上画出好看的花鸟,她也想画。
于是,她爬回到父亲身边,举着蘸饱墨的笔,小心翼翼地在父亲的额头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圈,接着是西条伸出去的短杠——一只活灵活现的小乌龟初具雏形。
她觉得有趣,又在父亲脸颊上添了几笔。
曹植在一阵细微的痒意和淡淡的墨香中被吵醒。他睁开沉重的眼皮,看到的便是女儿的样子。
“璎珞来了啊!”
曹植伸出手指逗了逗女儿。
接着他起身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袍,伸了伸懒腰,推开书房门,阳光有些刺眼。
守在门外的侍从抬头一看,瞬间瞪大了眼睛,表情变得极其古怪,嘴角抽搐着:“世子……您……您的脸……”
曹植一愣,下意识地抬手摸向脸颊,指尖却沾上了未干的墨迹。他心头一跳,猛地转身回到书房,看向墙边用来整理仪容的铜镜。
镜中映出一张俊雅的脸,只是额头上、赫然多了几只形态各异、墨迹淋漓的小乌龟!那模样,既滑稽又可爱。
曹植先是愕然,随即,一阵清脆如银铃般的“咯咯”笑声从身后传来。他回头,只见女儿曹璎珞正坐在地上,拍着小手,笑得前仰后合,大眼睛弯成了月牙,显然对自己的“杰作”满意极了。
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曹植心头那因政务堆积而生的烦躁与疲惫,竟瞬间被冲散了大半。
他无奈地摇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宠溺又哭笑不得的神情。
就在这时,甄宓闻声赶来。她本是来寻女儿,见到书房内的情景,先是微微一怔,待看清曹植脸上的“乌龟”和笑得开心的女儿,瞬间明白了过来。
“璎珞!不可胡闹!”甄宓轻斥一声,连忙上前,先是对曹植歉然道:“子建,这孩子太顽皮了……”说着,便取出随身携带的素净绢帕,欲要替他擦拭。
曹植却轻轻握住了甄宓的手腕,阻止了她。
他低头看着依旧在笑的女儿,语气温和:“无妨,让她开心便好。”
甄宓看着他脸上的墨迹,再看看他眼中难以掩饰的倦色,心中有些心疼,轻声道:“子健,政务虽忙,也需顾惜身子。这般睡着,容易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