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风水大师李淳风 > 第53章 因明辩论被迫卷入(第1页)

第53章 因明辩论被迫卷入(第1页)

永徽六年(655年)的长安,夏天来得格外早。

刚入六月,太阳就跟下了火似的!大街上的石板路烫得能煎鸡蛋,卖胡饼的老汉把摊子挪到树荫下,扇着蒲扇喊:“刚出炉的胡饼!不烫嘴!凉了不要钱!”结果喊了半个时辰,自己先热得满头大汗,胡饼倒真凉了——没人敢顶着大太阳买啊!

太史局里,李淳风正蹲在观星台底下,跟老工匠张师傅摆弄浑天仪的小零件。

“张师傅,这齿轮再磨薄点!不然转起来卡得慌!”淳风手里拿着个小锉刀,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铜齿轮上,“滋啦”一声,冒了个小烟。

张师傅擦了把汗,咧嘴笑:“李大人,您这较真劲儿!这齿轮己经够薄了,再磨就断了!到时候观星的时候‘咔嗒’一声,您哭都来不及!”

“哭什么?”淳风挑眉,手里的锉刀没停,“断了再做!可要是因为齿轮卡壳,观测数据差了半刻,那才真得哭!去年预测火星位置,就因为旧浑天仪卡了一下,差了一刻多,老百姓还说咱们太史局不靠谱呢!”

旁边的小弟子王二郎凑过来,手里举着个凉透的酸梅汤,献殷勤:“师父!喝口酸梅汤!解解暑!刚才小王师兄说,宫里来人了,好像找您有事儿!”

“宫里?”淳风停下手里的活,接过酸梅汤一口灌下去,凉丝丝的劲儿刚到喉咙,就听见太史局门口传来小太监的尖嗓子:“李太史!陛下宣您即刻入宫!有要事相商!”

淳风心里“咯噔”一下。

要事?什么要事?

最近太史局除了整理《麟德历》的后续观测数据,没别的大事啊!难道是武才人又找碴儿?前儿个刚跟高宗说通了恢复经费,这才没几天,又出什么幺蛾子?

他赶紧擦了擦手,换了件干净的官服,跟着小太监往皇宫走。

路上,小太监嘴碎,忍不住嘀咕:“李大人,您可不知道,今儿宫里热闹着呢!吕才大人和玄奘大师的弟子,正为了什么‘因明学’吵得不可开交!陛下都头疼了!”

因明学?

淳风脚步顿了顿。

这因明学,他知道!就是论辩的学问,讲逻辑、讲推理的。吕才是个首性子,研究的是《阴阳书》,脑子转得快但有时候钻牛角尖;玄奘大师的弟子,那都是跟着玄奘读过佛经的,嘴皮子溜得很,论辩起来一套一套的。这俩人凑一块儿辩论,能不吵起来吗?

可这跟我有啥关系?我是搞天文历法的,又不是搞论辩的!

淳风越想越纳闷,跟着小太监进了紫宸殿侧殿。

一进门,就听见里面吵得跟菜市场似的!

吕才站在殿中,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一卷书,大声说:“你说‘声是无常’,因为‘所作性故’,又说‘所作性故’是因为‘声无常’——这不是绕圈子吗?!你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对面站着两个玄奘弟子,穿着僧袍,其中一个叫辩机(不是那个跟高阳公主有瓜葛的辩机,是同名的小和尚),嘴角撇着,一脸不屑:“吕大人,您这是没懂因明学的‘三支论式’!‘宗、因、喻’,哪一步都没乱!是您自己理解错了,还说我们绕圈子?”

“我理解错了?”吕才急得蹦脚,“你要是不绕圈子,怎么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殿上,高宗坐在龙椅上,揉着太阳穴,一脸无奈。武才人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把团扇,慢悠悠地扇着,眼神却在吕才和辩机之间转来转去,跟看戏似的。

底下还站着一群大臣:长孙无忌捋着胡子,没说话;房遗爱扒着柱子,偷偷笑;还有几个文官,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议论啥。

淳风赶紧上前磕头:“臣李淳风,叩见陛下!”

“哦?淳风来了!”高宗眼睛一亮,跟见了救星似的,“快起来!正好,你来得巧!”

淳风刚站起来,武才人就开口了,声音柔柔的,跟羽毛似的飘过来:“李大人,您可是咱们朝中少有的精通数学和逻辑的人!今儿吕大人和玄奘弟子辩因明学,吵了大半天没个结果,陛下正头疼呢!臣妾觉得,您来当评判最合适,保证公允,谁也挑不出错儿!”

啥?!

淳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我当评判?!

武才人您这是坑我吧?!

吕才跟玄奘弟子,哪一边都不好得罪啊!吕才是老臣,为人耿首,得罪了他,以后太史局要查点阴阳历法的资料,谁帮忙?玄奘大师声望多高啊,全国的寺庙都敬着他,得罪了他的弟子,那不是得罪一大帮人吗?再说了,我对因明学只是略懂皮毛,哪能当评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