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我待会得去娘跟前负荆请罪了。”纪延朗一进房门,就兴冲冲道。
他今日回来得比往常晚,此刻又双眼发亮,方盈心下有所猜测,但并没说破,还问道:“怎么说?”
纪延朗边快步往内室走,边说:“我刚从宫里出来,官家有意遣我去银州。”
“官家采纳你的策略了?”方盈跟在后面问。
“官家命我先去试行。”纪延朗说着话,已经进到里间,“太子殿下和几位相公都在——原来我这封奏疏,已经在宰执中传阅过了。”
方盈帮他脱去官袍,问:“这就得启程去银州吗?还是能过些日子?”
“不会耽搁很久,大约三五日就得启程。”纪延朗套上家常袍子,“我先去跟娘请罪,回来再细说。”
方盈给他系上腰带,笑问道:“可要我去救你?”
纪延朗摇头:“你去了,娘只怕更生气。”他自己理理袖口,抬步往外走,到堂屋又站住了,和方盈说,“也别太晚去,比着平日用晚饭的时辰,早一些到。”
方盈笑着一推他手臂:“放心去吧。”
纪延朗这才大步出门。
鸿儿听说爹爹回来了,跑过来却扑了个空,方盈叫她和鹮儿先去玩,看着时辰差不多了,才带着两个孩子去正院。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两个孩子在,李氏和往常一样面带微笑,看不出是否生过气,方盈顺势瞟了纪延朗一眼,后者微微颔首——看来是谈好了。
吃过饭回房,早早把孩子们打发回去睡觉,夫妻两人终于能好好说话。
“我说完事情经过,就等着娘骂我,但娘只是看着我,半天没说一句话。”
那一刻纪延朗颇为忐忑,他宁愿母亲骂他几句,然后他讨个饶,再好好跪上一会,事情也就过去了。
就在他绷不住要再说句什么的时候,李氏终于开口:“我儿长大了。”
“我还以为娘接着要说我翅膀硬了。”纪延朗轻笑,“没想到娘说的是,我都能上书朝廷、为君分忧了,她心里还总当我是从前那个莽撞的少年郎。”
方盈听得心中温软,叹道:“娘真是一片慈母之心。”
纪延朗却摸摸脸道:“难道我现在不是少年郎了么?”
方盈斜眼看他,纪延朗嘿嘿笑了两声:“娘那会也是这般瞪着我,让我记得自己已然是两个孩子的爹,以后为官做人要更沉稳庄重。”
“三伯才走了不到九个月,娘心里怕是还没过那个劲。”
虽然死的是个不听话的庶子,但李氏本就遭遇过丧子之痛,难免伤怀,方盈叮嘱他得空再去陪母亲说说话,“每回说起河西五州,娘都皱眉,我瞧着,娘八成是嫌那边不大吉利。”
“……”竟是因为这个吗?
纪延朗还真从没往此处想过。
说完家里的事,方盈又问他面圣的经过。
纪延朗道:“此番多亏了太子殿下。”
原来官家看过奏疏,虽觉得纪延朗之策很务实,但确实耗时过长,不合他心意,宰执中有知道圣意的,也说银州只是小股党项人作乱,平定了即可,无须施行新的羁縻之策。
官家又拿给太子看,问太子的看法,太子说他从未去过河西五州,对五州内各胡人部族知之甚少,还是看了纪延朗的奏疏才知详情。
“殿下还说,对武氏党项人之外的部族格外施恩,庞相公也提出来过,但之前只一味加官赏金,若加上我这招募番兵之策,想来更能让他们同朝廷一条心。”
方盈点头:“殿下说自己没去过,其实那几位宰执又有谁去过河西,知道那些部族的底细呢?”
纪延朗笑道:“是啊,殿下不好直说他们,便说自己。”
官家当然听出太子的言外之意,加上宰相庞文徵也认为纪延朗之策有可取之处,不妨把人召到御前,当面问询。
“官家还是更看中我的壮大骑军之策,问我愿不愿去河西养马,操练骑军,我当然说愿意。”
说到此处,纪延朗终于想到他这一去,又要与方盈母女三人分离,禁不住低了声调:“鹮儿还小,你们还是暂且留在府中,等我……”
方盈笑道:“现下连给你什么官职都还不知,说这些未免太早。”
“也对。”
官职未定,就不知治所在哪,还是等等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