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平治车,两辆丰田车,缓缓来到大院门口,灰色的石柱旁,一位门岗哨兵接过证件,向车窗内的柳文彦立正敬礼。
柳文彦接回证件,点头致意,拉上车窗,大铁门被人手动拉开,车队一路畅通的停在办公楼底。
李成豪推开车门,绕过车头,拉开门道:“宾哥。”
张国宾率先迈步下车,柳文彦也紧随其后,一位热情的老领导带着一班子人,主动上前迎接:“张先生,哈哈哈。”
“欢迎,欢迎!”
柳文彦抬手介绍道:“张先生,这位是李班长,这位是陈副班长,张书……”
张国宾一一跟面前年轻有为的大哥们握手,其中几位他上辈子打工的时候,还在省史馆看过他们照片。
都是老老老老领导了!
那时只有仰望、钦佩,现在却是把臂同游,比肩而立,人生际遇的滋味颇是奇妙。
要知道,蔡Sir可是直接上京开会,张先生却选择回粤寻祖,降级拜访,粤省的老大哥们肯定要好好招待呀。
张国宾参观了一遍办公室大楼,曾经他也来过几趟,对大致情况熟悉,不过,主要是在新楼办公。
那时,东风中路大院,还有全国最低调大院之称,门口就竖两个大水泥柱,拉一个铁门,确实比不上后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办公大厦。
将来,一个县级大楼都比现在的粤大院威风。
“这里是省史馆,记载了粤省人民的发展史,从第个货运汽车站,到第一个通关口岸,再到开辟试验田……”老班长在前领路,作着介绍。
张国宾一边观看,一边点头:“嗯,这个我熟。”
“嗯?”
张国宾笑道:“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读史,更热爱了解家乡。”
“哈哈哈,读史使人明智,张先生是个聪明人。”
可惜,史馆里较当年缺了三十年历史,但又多出了一些见闻,比如义海物流的成立,龙岗物流园的开发。
再到张国宾与众人合影,来粤考察、拜访的半身照片被挂上省史馆历史长廊,1989的岁月。
他被载入历史。
中午,众人在大院食堂一起用餐,没有开小灶,众人就在大厅吃完。
张国宾端起餐盘,放到归还处,陪身边的柳办讲道:“我抽支烟,随便逛逛。”
“好。”
柳文彦轻声答应。
张国宾踩着皮鞋,迎着微风,漫步传过一条小道,来到后院的一棵银杏树下,把一支烟塞进嘴里,昂首望着一树黄叶的银杏。
“又见到你了。”
他伸手上前摸着。
李成豪带着几名保镖,背负双手,四周散开。
班长大哥踩着落叶,出现在旁,手里也夹着烟,吐出口气:“张先生,怎么知道后院有银杏?”
“不知道有银杏,但知道有风景。”张国宾回头笑了笑。
大哥点点头:“在想什么,有需要帮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