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没什么话好说的。
别说他他俩好不清白,就算他们比青菜还青、萝卜还白,就冲着会试前后招摇过市、言称必中,就犯了大忌。
至于华昶、林廷玉,且先外贬。
至于贬去哪里,李东阳没有明说,这是看皇帝的意思了。
毕竟贬去南京也是贬,贬去云贵也是贬。
至于程敏政,本来就冲着他俩的关系,李东阳怎么也得保他。
可那日,华昶骂程的那一句“于衍圣公有亲”,当时就让咱们李大学士一个激灵。
——坏了!是冲我来的!
皇帝还病着,拒不见人,又是太子出面。
张宛温柔地说:“给两位先生赐座。”
又奉上茶水,然后对徐琼说:“徐大人,身子可好些了?”
徐琼胡子都白了,脸色看着也就那么回事。
“多谢皇后和太子殿下关怀,且还过得去。”
张宛说:“本宫备了一些牛黄丸,听说有些奇效,已经送去徐先生府上了。”
徐琼又谢了一番,看着倒是群臣其乐融融。
太子看着李东阳的上疏,瞅了半天,好几个字不认识。
他问了身边的太监,然后说:“李先生,日后你奏疏写的简单明白一些,别整着花里胡哨、佶屈聱牙的。”
张宛呵斥道:“明明是你不学无术,还不快向
李先生道歉。”
赵小照只好说:“我错了。”
李东阳哪敢受这认错,赶紧对皇后说:“殿下,此事过于……太子恐难以决断,还是请您……”
——太子懂个屁,皇后你赶紧拿个主意吧。
后宫干政,是大明的忌讳。
但现在李东阳就想皇后赶紧把这个政给干了。
——算我求您了,省的太子想起一出是一出,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相较于病病殃殃、不爱上朝的皇帝,大字不识几个、脾气还差的太子。
皇后,已经算是个正常人了。
张宛:全靠同行衬托。
这才不过一日功夫,舆论如潮,言官们纷纷上疏,外头的讨论也持续升温。
特别是出了一个秋香,顿时来了新的热点。
“听说那秋香姑娘原本出身名门,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乃是大家闺秀。”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帝王多是半壁江山,但佳丽确实实打实的江南美女、秀外慧中。
“只是家道中落,不得已才卖身入华府为婢。”
“她在无锡时,就听说隔壁唐伯虎的才名,心生向往,可惜难得一见。”
——没想到,随着华夫人来到京城后,她竟瞧见唐寅……
总之,说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徐琼开口了:“殿下,老臣身为礼部尚书,会试出了这么大的差错,着实是难辞其咎。”
他说着就要起身,立刻被身边两个太监给扶住了,死死按在椅子上。
徐琼挣扎不得,且他是真病,可不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