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那是林雪音的魂归之路。
苏明远送走两位挚友后,独自居住在初心园角落的小屋。他每日擦拭那支谢无妄留下的竹笛,却不吹奏。直到某个雪夜,他忽然起身,走向桃树。
月光下,他将笛子凑近唇边,吹出第一个音符。
不成调,断续,颤抖。
可紧接着,第二声响起??来自钟楼方向。
第三声,来自极渊入口。
第四声,来自远处山坡上守夜弟子的哨岗。
越来越多的笛声加入,从四面八方涌来,或苍老,或稚嫩,或悲伤,或温柔。
最终,万千笛声融合为一曲无名之歌,在天地间回荡。
传说,那一夜,死去的人们都醒来了。
他们在梦中相见:谢无妄笑着递来一杯茶,莫白抱着孩子轻拍入睡,林雪音站在花雨中挥手,说“该轮到你们了”。
苏明远放下笛子,仰望星空,轻声道:“师父,师兄,师妹……我替你们,守到了结尾。”
黎明时分,他安详离世。
桃树第五次裂开,字迹清浅却坚定:
**“终结不是死亡,是传递完成。”**
此后百年,文明几经起伏。
有过新的“静世运动”,也有过“情感解放潮”;
有过科技压制共情的黑暗年代,也有过全民互诉衷肠的黄金岁月。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初心园始终屹立。
桃树愈发苍劲,根系深入鸿蒙灵脉,枝干伸展如伞,庇护四方。
每年春分,仍有孩童前来折纸花,仍有旅人在此说出心底秘密,仍有泪水落入土壤,催生新芽。
而那句铭文,历经风雨,始终清晰:
**宁可世人痛哭,不可天下无泪。**
某日黄昏,一名少年蹲在碑前,用粉笔描摹那八个字。他患有先天情感识别障碍,从小不懂悲喜,却被老师带到此处。
“你不用非得哭。”老师说,“只要你说一句真话,就够了。”
少年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一直害怕……怕自己是个怪物。”
话音落下,一片桃花轻轻落在他肩头。
风起,铃响,仿佛千万人在低语:
“我们也怕过。”
“但我们都在。”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