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92章 流量密码做空奈飞(第1页)

第792章 流量密码做空奈飞(第1页)

魔幻的蹭流量现象层出不穷,这都是杰克马授意的!

所有人都低估了,24岁的金棕榈大导演的含金量,包括李明洋自己!

当大家意识到以后,内娱有史以来最荒诞的魔幻大戏滚滚而来!

而作为这场魔。。。

雨季来得猝不及防。六月中旬,南方多地暴雨成灾,云南怒江流域水位暴涨,山体滑坡频发。林远刚结束一场关于“孤寡预警系统”升级方案的远程会议,手机便弹出紧急通报:【怒江监测点信号中断,三名独居老人失联,其中包含此前脑梗获救的李阿婆】。

他猛地站起身,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那片被红圈标注的区域。那里曾因一次成功的救援挂上锦旗,如今却成了沉默的盲区。他立刻拨通应急联络组电话:“启动‘声援者’备用通道,调用卫星通信设备尝试恢复连接。另外,联系当地消防与民间救援队,组织徒步进村排查。”

“林总,目前道路完全阻断,直升机也无法起降。”对方声音沙哑,“而且……我们不确定老人们是否还活着。”

林远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李阿婆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和她录音里低缓却坚定的声音:“我每天都要说说话,不然怕哪天走了,都没人知道我来过。”他深吸一口气:“那就派人进去。哪怕只有一线可能,也得让她们的声音重新响起。”

当晚,他彻夜未眠,守着后台数据刷新。凌晨两点十七分,一条微弱信号突然跳动??是李阿婆家的终端自动重连!系统迅速抓取到一段残缺录音:

“……水……涨上来了……我爬到柜子上了……听得到吗?有没有人听得到……”

录音只有十八秒,背景充斥着水流撞击墙体的轰鸣。林远的手指几乎掐进掌心。他立即协调技术团队修复音频,同时将信息同步给前线救援人员。不到两小时,一支由五人组成的突击小队冒雨进山,在泥石流后的废墟中找到了被困三天的李阿婆。她蜷缩在厨房高处,身边紧紧抱着那只政府配发的语音记录仪。

“我一直按着录音键,”她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是,“我想,万一有人听见呢?”

林远隔着视频通话看着她苍白的脸,喉咙发紧:“您做到了。我们听见了。”

这件事在社会掀起巨大波澜。“遗声计划”的公共价值再次被广泛讨论。有媒体称其为“数字时代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也有专家提出质疑:依赖技术是否会让人性关怀退化?林远没有参与争论,只是默默推动一项新功能上线??“应急语音漂流瓶”。当监测点长时间无响应且环境传感器检测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向周边所有联网设备发送求救音频片段,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人的手机,也可能成为传递希望的中转站。

七月流火,项目组迎来一位特殊访客。那是曾在“童声保险箱”事件中匿名补充线索的学生家长,如今主动现身致谢。她带来一盒手工风干的桂花,说是孩子亲手采的。“她说,以前总觉得没人懂她,现在知道世界上还有人在默默守护像她这样的小孩。”女人眼眶泛红,“老师,你们不只是救人,是在教孩子相信这个世界。”

林远接过花盒,轻轻嗅了嗅。香气清冽,带着夏末的温润。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躲在录音机后逃避现实的日子??那时他也曾以为,全世界都听不见他的声音。而现在,他竟成了别人黑暗中的回音。

暑假期间,“听见光明”项目迎来高潮。陈默带领视障学员完成了一场全盲状态下城市行走挑战,全程通过声音导航穿越北京西城区十条街巷,并将感知过程录制成《城市心跳图谱》。他们在鼓楼附近停下,聆听晨练老人打太极的脚步节奏;在胡同口捕捉煎饼摊主刮铲面糊的金属摩擦声;甚至分辨出某户人家阳台上吊兰滴水的频率变化。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陈默在总结会上说,“而我们,不是它的边缘人,是它耳朵最灵的居民。”

林远邀请他们参与录制新版《百声录》,主题定为“看不见的风景”。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许多听众开始尝试闭眼生活一小时,用心倾听日常被忽略的声响。有网友留言:“原来锅盖掀开时蒸汽逃逸的声音,像极了童年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语气。”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却暗流涌动。融资失败后,部分股东施压要求探索变现路径。一名副总提交提案,建议推出“名人倾诉订阅服务”,邀请公众人物录制私密故事,用户付费解锁收听。他在会上振振有词:“情感也是资源,合理利用才能持续发展。”

林远当场否决:“一旦开始标价出售‘真实’,我们就失去了承载真实的资格。”

会议不欢而散。几天后,该副总递交辞呈,并带走了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外界传言四起,有人说林远“理想主义到愚蠢”,也有人猜测“遗声计划”即将崩塌。面对质疑,他只在内部群发了一条消息:“灯塔不会因为风暴而改变方向,否则它就不再是灯塔。”

真正让他动摇的,是一通来自朵朵的电话。

那天傍晚,杨蜜出差未归,朵朵独自在家写作业。她突然打来视频通话,眼睛红红的:“林叔叔,班里同学说我爸爸是个怪人,整天帮死人录音,还说你迟早会被鬼缠上……”

林远心头一震,连忙安抚:“他们不懂,这不是帮死人,是帮活人记住爱。”

“可他们笑我……”朵朵抽泣着,“连最好的朋友都说,以后不来我家玩了,怕录音笔半夜自己说话……”

林远沉默良久,最终轻声问:“那你相信叔叔做的事有意义吗?”

镜头里的女孩用力点头:“我相信。因为你让我妈妈重新笑了,也让外婆留下的歌声一直陪着我。”

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坚定交织袭来。他意识到,这场战役不仅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更在人心深处悄然展开。偏见如藤蔓,缠绕着每一个试图打破沉默的灵魂。

第二天,他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开放“家庭声库”部分非敏感内容,发起“声音认领计划”。任何人可通过模糊关键词搜索匹配逝去亲人的语音片段,若确认身份,即可申请完整档案并获得定制纪念音频。所有流程匿名处理,严禁商业用途。

首日上线,便有上千人提交申请。一位山东老人找到三十年前女儿婚礼上的祝词录音,听着年轻时自己的声音哽咽不止:“我以为这辈子再也听不到她说‘爸爸我爱你’了……”

另一对夫妻找回流产胎儿命名仪式的录音,在花园里播放整整一夜,仿佛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终于回家。

舆论风向悄然转变。人们开始理解,这些声音不是阴森的遗物,而是穿越时间的拥抱。

八月十五,中秋夜。林远破例关闭系统警报,陪杨蜜和朵朵在阳台赏月。他们打开便携音箱,播放今年最新整理的家庭合集。杨蜜织毛衣的咔嗒声、朵朵背古诗的童音、还有林远某次清晨起床打喷嚏的滑稽片段,一一浮现。

“林叔叔,”朵朵仰头望着月亮,“你说月亮会不会也藏着很多声音?比如嫦娥姐姐哭的时候,或者玉兔捣药的声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