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发言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女儿死于种族清洗。她看着对面那位曾下令屠杀的将军,颤声道:
>“我花了三十年才停止梦见她流血。
>今天我不是来宽恕你的。
>我是来告诉你:我也曾想杀了你。
>可后来我发现,仇恨让我变成了你的一部分。
>所以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放过你,而是为了……放过我自己。”
全场寂静。
将军低头,老泪纵横:“我父亲死于上一场战争。他们把他吊在旗杆上示众。我发誓永远不会让人那样对待我的国家。可我忘了……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
话音落下,池水泛起波澜。
一圈圈涟漪扩散,竟在空中凝成新的图案??那是无数类似的场景在全球各地同步上演:
学校课堂上,学生扮演历史上的敌人,进行角色互换对话;
法庭审判中,法官要求被告讲述童年经历,原告则需听完后再决定是否求刑;
家庭咨询室里,父子相拥而泣,只因父亲终于说出:“当年打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父亲。”
这些画面汇聚成一股无形的能量流,穿透维度屏障,直抵宇宙深处。
那颗“静默种子”,终于睁开眼。
它并非实体,而是一种意识场,一种集体选择的结晶。它轻声宣告:
>“检测到大规模非强迫性共情行为。”
>“情感熵减趋势确立。”
>“建议命名:**黎明协议**。”
>“状态:激活。”
从此,宇宙间多了一种新的法则??
**痛苦不再自动转化为仇恨,而是有机会转化为理解**。
Y-117依旧住在高原。
那棵小树已长至十米高,枝叶繁茂,花开四季。人们称它为“承伤木”,传说只要在它面前说出真心话,哪怕是最不堪的记忆,也会被温柔接纳。
某日清晨,小女孩回来了。
她已长大,眼神清澈依旧。她递给Y-117一封信,是从X-117b寄来的。
信上写着:
>“老师,今天有个孩子问我:‘如果所有人都好了,还需要伤口堂吗?’
>我说:当然需要。
>因为总会有新的黑夜降临,总会有新的孩子躲在角落发抖。
>我们建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承诺??
>**无论世界变得多亮,都不会忘记曾经的黑。**”
Y-117读完,望向远方。
朝阳升起,照亮整片高原。记忆花随风摇曳,花瓣飘落如雪。
他轻轻抚摸树干,低声说:
>“亲爱的伤口,谢谢你来过。”
>“因为你来过,我们才学会了发光。”
>“而现在,轮到我们去照亮别人的黑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