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轻的动作,郑重得让人不由呼吸一滞。
张燕瞪大了眼睛,就见这檀木盒子掀开的一角里,露出了一块羊脂白玉的方玺,因这玺印的一角乃是镶金补缺,在月光下更显分明。
孙轻颤抖着手,将玺印抬了起来。
下一刻,八个篆书所写的字,被照亮在了不甚分明的光线里。
哪怕张燕识字不多,他也能认得出这八个字来!因为他手上,还有一封由先帝册封他为平难中郎将的诏书,就加盖着这枚印信。
所以这八个字,他认得,认得很清楚。
张燕颤抖着声音,念出了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轻连忙将印玺重新藏入了盒中,眼神里还有几分恍惚:“张将军,我果然没有猜错对不对?”
在得到张燕答复的那一刻,哪怕他手中的盒子不大,也忽然有了逾越千钧的分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一句对众人来说,都不陌生的话。
只因那是大汉传国玉玺之上才会有的八个字!
而这玉玺一角的金边,是因王莽篡汉之时,被太皇太后抓起玉玺就朝着他砸了过去,也让这枚和氏璧
打造的传国信物上磕碰有损,在后来重新用金边包裹了起来。
所以这是传国玉玺!
玉玺!
张燕一把抓住了孙轻的手,唯恐他忽然一个手松,就把这东西砸在地上摔了。
他先前指挥人干活的声音中气十足,现在竟也难免飘了起来:“……是,你没猜错,我现在也忽然知道,为何陛下要说,让我们留意城南井中了!(buduxs)?()”
……
……
“㈥[(buduxs.)]㈥『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荀攸倒抽了一口冷气,就见张燕一下跪倒在了陛下的面前,宛若信徒向神明献礼一般,举起了手中那只脏污的包裹,“我等幸不辱命,从城南甄官署的井中,取回了陛下的传国玉玺!”
也安然地将这玉玺带到了陛下的面前。
在周遭慢慢消退的火光里,刘秉伸手,将包裹中的檀木盒接了过去。
他其实很难形容,自己在这一刻到底是怎样的心情。
在迫切下达救火指令的时候,他心中乱得出奇,也难以避免地在想,古代这种木屋居多的情况,要灭火简直要比现代艰难太多。
这里也没有能够用于救火
()
的消防车,只能用笨办法,把火势隔绝开来,然后再依靠着他这手底下的数万兵力,去打水灭火。
这么做虽然不能让火势立刻被扑灭,起码,绝不会让眼前这座都城,陷入大火半月不绝的绝境当中。
而在想到井中取水灭火的刹那,他又忽然后知后觉地想到了一件事,也是一件对于看过三国时期史书和影视剧的人都该知道的事!
历史上,是孙坚先一步带兵攻入了洛阳,也在洛阳城南的一口井中,得到了遗落在此的传国玉玺。
真正的刘辩和刘协都不知道这件事,而他知道,也立刻变成了一句吩咐下去的命令。
仿佛从救人到自救,也不过是一步之遥而已。
但他其实也没想到,这玉玺会被这么快地找到,还如此凑巧的是由黑山军,也就是他的“元从”找到的。
多好啊。
现在,他又多出了一件证明身份的东西了!
……
可刘秉他只是震惊于东西找得快,军中的其他人就真的是既惊且喜了,甚至是陷入狂热了。
再加上第一个拿到玉玺的人是孙轻这个宣传大户,有些事态的发展,好像就不需要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