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打围鼓(第1页)

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打围鼓(第1页)

老板同时又是店员,刚好端着卷粉过来,一听也乐了:“这儿歌倒是有时间没听到了,听你们口音也不是西昌人啊,还知道这个。”

“听着好玩儿,一下就记住了。”周至笑道:“你家的凉粉滋味地道,也让我们一下就。。。

周至蹲在那块“洪武贰拾年”的条石前,指尖轻轻拂过斑驳的刻痕,仿佛能触到六百年前工匠掌心的温度。麦小苗站在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的侧脸。阳光斜斜地穿过城门洞,在青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道时光的裂缝。

“你说,”周至忽然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吹散,“这些人修城墙的时候,想过六百年后会有人蹲在这儿,摸着他们的砖头感慨吗?”

麦小苗笑了笑:“大概不会吧。他们只想着防洪、防盗、守城。”

“可我们今天做的事,”周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也许六十年后,也有人会这样摸着电池外壳说??‘这是当年周至他们搞出来的东西’。”

麦小苗歪头看他:“那你希望他们怎么说?”

“最好别提我名字。”周至笑了,“就说‘这帮人脑子清楚,没走弯路’就行。”

两人沿着残存的南城墙慢慢走。路边有老人坐在竹椅里晒太阳,小孩追逐着铁环从巷口滚过,远处传来卖凉粉的铜锣声。生活在这里是缓慢的,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安稳。可周至知道,这种安稳正在被悄然打破。不只是西昌,整个国家都在加速向前冲,而他正站在某个看不见的齿轮上,推着它转动。

走到石塔街时,麦小苗忽然拉住他的袖子:“你看那个。”

顺着她指的方向,是一面爬满藤蔓的老墙,墙上嵌着一块残碑,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建昌卫儒学”几个字。

“这是古代的学校?”麦小苗问。

“嗯,明朝的官办书院。”周至点头,“那时候读书人要在这里习礼、讲经、备考科举。”

“现在呢?”

“现在的孩子读的是物理、化学、英语。”周至望着碑文出神,“可本质上没变??都是为了掌握改变命运的知识。”

麦小苗轻声道:“你觉得咱们做的这个电池,也能改变什么人的命运吗?”

“当然。”周至语气笃定,“不只是命运,甚至是国运。”

他顿了顿,又补充:“你想啊,如果我们的磷酸铁锂聚合物电池做成了,成本低、安全性高、寿命长,就能用在电动车上,储能站上,甚至军用设备上。到时候不用再依赖进口电池,也不用怕被人卡脖子。一个普通人买得起电动车,农民能在光伏板下存电卖电,边疆哨所冬天不再靠柴油发电机熬寒夜……这些都不是梦。”

麦小苗眼睛亮了起来:“那咱们岂不是在造新时代的‘城墙’?”

“对。”周至笑,“只不过这次不防洪水和敌人,而是防技术封锁,防能源危机。”

她忽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

周至愣住。

“干嘛?”他耳根发热。

“提前庆祝。”麦小苗退后一步,调皮地眨眼,“等你们电池量产那天,我再正式亲你一次。”

周至摇头失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口老井,井沿磨得发亮,绳痕深深嵌入石中。有个老太太正摇着辘轳打水,动作熟练得像做了几十年。

“这井还在用?”麦小苗惊讶。

“地下水干净,烧开就能喝。”老太太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嗯,来玩两天。”周至答。

“城里人都搬进楼房了,用水方便得很。我们这些老家伙舍不得走,住了大半辈子,哪儿都熟。”老太太提起一桶水,放在井边晾着,“你们年轻人忙事业,挺好。不过啊,走得再远,也别忘了根在哪儿。”

她说完就拎着水桶回屋去了,留下一句话飘在风里。

周至怔了片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