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苗轻声问:“她在说你吗?”
“也许吧。”周至望着那口古井,“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追未来,可有时候回头一看,所有支撑我的东西,其实都来自过去??家乡的山水,父母的期望,还有像这样一口老井里的水。”
他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写下一行字:**“技术可以跨越时代,但人心不能脱离土地。”**
然后合上本子,牵起麦小苗的手:“走吧,去火车站之前,我想再去一趟州科委。”
“还办事?”麦小苗不解。
“嗯。有些事,趁李书记还在位,得尽快敲定。”
他们打了个三轮摩托回到州科委大院。李玉堂的秘书早已等候多时,见他们来了,连忙迎上来:“周老师,李书记交代了,您要见谁我都给您安排。另外,卧铺票已经订好,是今晚八点零七分的K118次,软卧车厢,两个下铺。”
“辛苦你了。”周至递上一包烟,“麻烦再帮我约一下科委新材料办的张主任,就说我想谈谈实验中心选址的事。”
十分钟后,他们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见到了张建国??材料办主任,五十出头,戴着厚厚的眼镜,衬衫口袋里插着三支笔,典型的技术干部模样。
“周工,久仰!”张建国热情握手,“李书记亲自打电话交代的事,我哪敢怠慢?您说吧,想了解哪方面?”
周至开门见山:“我想确认一件事??如果我们把锂电池实验中心建在凉山州,政府层面能不能给政策支持?比如用地优惠、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补贴?”
张建国沉吟片刻:“实话跟您说,目前省里对新能源项目确实重视,但具体落到我们这儿,还得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发展规划。您要是能拿出一份详细的方案,我可以立刻上报,争取列入明年重点扶持名录。”
“方案我会尽快提交。”周至说,“但我还想提一点??实验中心不仅要研发电池材料,还要考虑本地资源转化。凉山有全国最大的磷矿之一,又有丰富的锂辉石矿,如果能把原材料提纯、初加工环节落地本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带动就业。”
张建国眼睛一亮:“这个角度好!我现在就在写一份《关于推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建议》,您这个项目正好可以作为典型案例!”
“那就拜托您了。”周至认真道,“我不只要做一个实验室,我要让它成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材料的孵化基地。将来这里不仅能产出专利,还能培养本地工程师、技术员,让凉山的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也能从事高科技行业。”
张建国激动地站起来:“周工,您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缺的不是资源,也不是人力,而是方向和机会。您要是真能把这条路走通,那就是功德无量!”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张建国拍着胸脯保证:“您那份方案一出来,我立马组织评审会,争取三个月内立项!”
走出科委大楼,麦小苗忍不住问:“你什么时候想得这么远了?”
“从去年就开始想了。”周至望着远处的泸山,“光靠我和吴仁中几个人搞技术不行,必须把整个生态搭起来。就像种树,不能只浇水,还得松土、施肥、防虫。”
“那你不怕失败吗?”
“怕。”周至坦然承认,“但我更怕错过。90年代是窗口期,五年之内,国内会有十几家企业杀进锂电池赛道,大部分都会死在半路上。因为他们要么不懂技术路线,要么没有产业链思维。而我们不一样??我知道终点在哪,也知道该怎么绕开坑。”
麦小苗忽然停下脚步:“所以你是重生回来的,对不对?”
周至浑身一震。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猜到,却是第一个由她亲口说出来。
他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是。”
麦小苗没有惊叫,也没有追问细节,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如山泉。
“那你一定很累吧?”她轻声说,“背着未来的秘密,一个人往前跑。”
周至鼻子一酸。
他从未想过,最懂他的人,竟是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
“有时候累得想放弃。”他苦笑,“可每次看到你,看到李书记那样的支持者,看到张主任这样愿意相信理想的人,我又觉得??值得。”
麦小苗抱住他的腰,把头埋在他怀里。
“那你答应我,不管多快,都要等等我。”她说,“不要一个人跑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