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若是人,背后一定有高人。
她若是妖,必定受了指令。
四爷看桐桐:“那就试试……贴一张招贤榜,若苏妲己背后有人,这人一定会出面。”
是个办法。
于是,四爷求见帝辛,认为没人看出陶俑的问题,是朝廷缺了道法高深的人。不若贴招贤榜,广纳贤才。
帝辛欣然允诺,第二天就贴了招贤榜。
而四爷也见到一人,自称是申公豹。
申公豹,姜子牙的师弟,阐教叛徒。
两人碰面,申公豹上下打量四爷,目露惊异。
四爷请申公豹上了司天台,此处无一人,只他与申公豹相对。他指向皇宫,“道长为王后所用?”
申公豹带出两份轻蔑来,随即又郑重起来:“非也!”
“王后与道长必有瓜葛。”四爷看他:“此招贤榜,本就是为了找寻为王后出谋划策之人。”
“嗯?”
“若王后只是人,她知晓的东西未免太多了些;若王后不是人,那她的言行像人的地方又太多。故而,不管她是什么,总归是有人在教导于她。
能进出王宫教导王后而无人察觉,那必定身有大能。修道之人管起了朝堂事,那如此高人必有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招贤给予荣华富贵,焉有不现身的道理?”
申公豹僵硬了一瞬便哈哈大笑起来,“十二子取笑贫道?”
“不!在下在等道长。”
“哦?敢问何事?”
四爷问他:“道长是否有意辅佐大王?”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不瞒道长,在下听闻天道不在商,商气数将尽。”四爷看着申公豹,“而今,申道长教导王后,而王后所行,尽皆有损商之气数。那么敢问,道长在为谁效命?”
申公豹未回答这个问题,只冷笑道:“公子出身西岐,世人皆传,你乃姬昌忤逆子。你既知气数不在商而在周,又为何留朝歌而不返西岐?”
四爷问他:“道长以为呢?”
“公子身有反骨!”
“道长,此话可诛心矣!”
“公子身为庶子,便是将来返回西岐,你可继承王位?便是兄终弟及,你有嫡兄弟九人,如何能轮到公子身上?况且,贫道去了一趟西岐,在二公子姬发身上看到了真龙之气。可今日一见公子,竟亦是真龙之身。如此,公子不是身后反骨是什么?除了造反,公子无望正位。”
四爷:“……”这样想的吗?甚好。
他也说:“故而,我与道长一见如故。道长出身阐教,可在教中必不受重用。姜子牙乃大王座上宾,可道长却只能苟且于王后身边。此……与在下之遭遇何其相似?一见道长,便有惺惺相惜之感。”
申公豹:“…………”
“道长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比姜子牙差。姜子牙顺天道而行,辅佐西岐。道长偏要逆其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在下感佩。然则,逆行倒施终究不如顺应天道。敢问道长,我既为真龙之身,那么,从我是否是从天道?”
申公豹:“…………”
四爷欠身拱手:“请道长助我!”
申公豹:“…………”
“姜子牙助姬发,道长助我。我与姬发之间,道长可分得清谁强谁弱?”
申公豹:“…………”他伸出手,将人扶起来,“公子莫要多礼!”
四爷看向申公豹,而后单膝落地:“不若,在下拜道长为师,自此,你我师徒一体,荣辱与共。”
申公豹愣了一下,“这……”
“徒儿愚钝,请师傅指教。”
申公豹:“…………”我下山之下算过,凶多吉少,并无师徒缘分。可此时掐指再算,竟是一片模糊,算不清楚。
他上下打量这十二子:此便是命理中一变数,吉凶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