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除了拼一把你别无选择(第2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除了拼一把你别无选择(第2页)

然而就在此时,边关再传警讯:安南叛军攻陷镇南关,联合海寇劫掠岭南十余州县,声称要“复辟前朝遗脉”。

兵部紧急奏报,称敌军装备精良,火器数量远超以往,且战术诡谲,似有中原将领指挥。

赵承渊翻阅战报,目光停在一幅敌阵图上。半晌,他冷笑一声:“这不是安南叛军,是咱们自己人打出去的。”

陆昭惊问:“何出此言?”

“你看这布阵之法,分明是神机营左翼的老套路??三叠弩阵配伏骑兵突袭。除非有人把军机泄露出去,否则蛮夷绝不可能掌握。”

随即下令:调李焕然率羽林军南征,授金螭符印,许其便宜行事;同时命工部连夜赶制新型火炮,名为“震雷铳”,射程可达八百步,专破敌方壁垒。

临行前夜,赵承渊独坐乾清宫东暖阁,翻阅历代边患档案。烛火摇曳间,忽觉一阵寒意袭来。他抬头望去,只见窗棂上倒映出两个身影??一个是如今的自己,衮袍加身,眉宇间尽是威严;另一个却是十年前那个蜷缩在玄冰台角落的少年,满脸血污,手中紧攥日记本,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

“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活着吗?”那影子低声问。

“记得。”他答,“为了不让任何人再死得不明不白。”

“那你现在呢?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比父皇更强?”

赵承渊猛地站起,窗影瞬间消失。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一道密诏:

>“凡参与九龙夺嫡旧案之幸存者,无论官职高低,即日起赦免过往罪责,赐田宅一处,迁居漠北屯田,永不得返京。违者,斩。”

他知道,有些人不该再留在权力中心。哪怕他们曾帮过他,哪怕他们是功臣。因为仇恨一旦生根,便会不断滋生新的仇恨。

半年后,李焕然凯旋。原来敌军主将果系原神机营副将孙烈,因涉嫌参与四皇子谋逆案被贬戍边,怀恨投敌,勾结外邦意图反扑。此役中,震雷铳首次实战,三轮齐射便摧毁敌军主力营寨,俘获孙烈本人。

班师回朝之日,百姓夹道相迎。赵承渊亲至城门外接见将士,却未穿龙袍,只着一身玄甲,腰佩螭纹剑。他走到李焕然面前,亲手为其解下染血披风,沉声道:“你替朕打了这场仗,很好。但从今往后,刀兵之事,须慎之又慎。胜,不必屠城;败,也不必亡国。”

李焕然跪地泣拜:“臣明白。陛下所求,非武功赫赫,而是四海升平。”

当晚,赵承渊召见全体内阁大臣,宣布一项新政:自明年始,全国推行“均田限租令”,限制豪强兼并土地,每户耕田不得超过三百亩,超出部分由官府赎买分给贫民;同时设立“惠民仓”,每年从漕运盈余中拨款储粮,遇灾年则开仓赈济。

户部尚书忧心忡忡:“此举恐触怒世家大族,引发动荡。”

赵承渊淡淡道:“那就让他们闹。朕不怕乱,只怕百姓饿着肚子睡觉。”

三年过去,天下渐富。科举扩招三届,寒门子弟入仕者逾千人。民间书院兴起,童子诵读《昭和律》之声遍于乡野。边境安宁,四夷来朝,连北狄也遣使求和,愿以牛羊十万换取通商互市。

可就在这一年冬至,赵承渊突然病倒。

御医束手无策,只说是积劳成疾,心脉受损。宫中传言四起,有人说他是遭冤魂索命,有人说他中毒已久,乃皇后余党暗中报复。唯有陆昭日夜守护榻前,亲眼见他在昏睡中仍喃喃自语:“七哥……对不起……我没早点救你……”

某夜,风雪交加,赵承渊忽然清醒。他唤来陆昭,取出一枚铜戒,递过去:“这是我母妃留下的唯一物件。她说,真正的王者,不在庙堂之上,而在人心之中。”

“陛下……”

“我不是皇帝。”他虚弱一笑,“我是老九。我一直都是。”

七日后,赵承渊康复,重返朝堂。但他做了一件震惊天下之事??宣布禅位于太子赵景珩,自己退居太上皇,移居西山慈恩寺旁别苑,号“渊庐居士”。

百官力谏,称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新太子年仅十八,未经风雨。

赵承渊却笑道:“你们忘了?我也曾在十九岁那年,被迫扛起整个江山。现在,该轮到新一代去经历了。”

临行前,他在太庙前焚香告祖:

“儿臣已守诺十年。内无权臣弄政,外无敌国侵凌,百姓得以安生,兄弟终得瞑目。今日卸肩,非为逃避,实因信后来者亦能持炬前行。”

翌日清晨,他独自登上万寿山巅。朝阳喷薄而出,照耀万里锦绣河山。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孩童追逐嬉戏,笑声随风传来。

谢无咎站在身后,轻声问:“值得吗?”

赵承渊望着远方,嘴角微扬:

“若非走过那条染血的长廊,怎知光明多么珍贵?

我宁愿世人只记得一个仁厚的皇帝,

而不是那个在雨夜里握紧金螭印、发誓成为执刑之人的赵承渊。”

风拂衣袂,松涛如诉。

天地之间,一片清明。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