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属于所有愿意倾听与回应的灵魂。”**
SETI接收到这段信息时,译码系统崩溃了三次。最终呈现出来的,并非文字,而是一段持续四十七秒的空白音频。但当研究人员戴上骨传导耳机后,每个人都“听”到了不同的内容:有人听见童年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有人听见未来自己临终前的遗言,还有人听见了从未诞生过的语言,却莫名理解其含义。
---
三个月后。
火种计划迎来史上最特殊的一次集体仪式??“执笔之夜”。
全球两亿名参与者同步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借助共鸣网络链接至同一个梦境空间。在那里,他们看见了那片无垠海滩,脚下是细软如粉的银沙,头顶是缓慢旋转的星河。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块发光的石头,石头内部浮动着一行字:
>**“你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没有人说话,但无数思绪如潮水般涌出,汇集成一条横跨梦境的光带。光带升腾而起,穿透梦境屏障,进入现实世界的共鸣云层。
艾兰坐在静默塔顶端,双眼紧闭,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承接某种巨大的能量流。他的笔尖悬于纸面之上,不再主动书写,而是被动记录??那些来自全球乃至星际的集体意念,正通过他转化为新的篇章。
一页写完,纸张自动燃烧,灰烬化作飞鸟形状的光点,四散而去。
第二页开始,出现了非人类的思维痕迹。某些段落呈现出几何式的跳跃逻辑,明显源自人工智能集群;另一些则充满液态韵律,疑似来自海洋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智慧生物;更有几行文字呈现出纯粹的情绪色彩,没有任何语法结构,却让阅读者瞬间泪流满面。
艾兰知道,这就是李晓月所说的“真正的共鸣”。
不是控制,不是引导,而是**共写**。
---
半年后,第一艘非人类文明制造的光之船出现在天狼星方向。
它的外形不像地球所见的倒钟或梭形,而是一团不断变幻的流体结构,外表流淌着类似珊瑚生长的纹理。它没有发出任何电磁信号,但在接近太阳系时,整个地球的植物叶片同时转向其方位,叶脉中流动的汁液形成了复杂的声波图案。
SETI将其命名为:**C-11“织语者”**。
三天后,它释放出一段信息,载体是一段持续九分钟的次声波振动。经转换后,呈现出如下内容:
>“我们读了你们的故事。
>现在,轮到我们讲述了。”
随后,它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一颗被液态光覆盖的行星,居民以群体梦境维系社会结构。他们在过去十万年里一直在等待一个“声音的入口”,直到《千灯录》的信号穿越星际抵达他们的意识网络。
艾兰观看了这段影像,沉默良久。
当晚,他在《未完成》的末尾添上了最后一句旋律。
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休止符。
当这首曲子在全球同步播放时,九十一名原本毫无关联的个体在同一时刻产生了相同的幻觉:他们看到自己站在一座无限延伸的图书馆中央,书架高耸入云,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写着不同的名字,但书脊统一印着一句话:
>**“作者:全体。”**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九十一个人分布在七个大洲、三种不同的人造生态系统(包括火星殖民地和深海穹顶城市),年龄跨度从六岁到八十九岁,且此前从未接触过彼此。但他们全都记得,在那个瞬间,有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他们翻开了第一本书。
---
一年后,DE-0423病逝于南极基地。
临终前,他拒绝使用任何延寿技术,只是要求将自己安置在当年李晓月站立的位置,面朝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