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桃丘(第1页)

桃丘(第1页)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眨眼间,同已经四岁了。前些日婉收到清的来信,提起不日卫鲁将在桃丘会盟,卫君将携清一同前行。清也恳切婉能随鲁君一起赴盟,这样姐妹也得以机会见面。

放下绸卷往向室外,院中的海棠树自她嫁入鲁宫第二年植下,如今几年过去,已丝绦低垂,恍惚间树下依然是两个小女孩追逐的身影。婉心中默默计算,清出嫁已经十年了。这十年让两个女孩从无忧少女到各自肩负责任,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虽常有书信来往,却再无相见机会。

本来大国女子出嫁后,每年都有归宁机会。可惜母亲早逝,甘棠殿易主,婉的身份,她和诸儿的过往,这一切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她归乡路上。

清也没有回过齐国,齐王曾几次写信邀清回乡,她和婉有着相似的理由,也因着自己嫁入卫国后从太子妃身份变为王妃身份后名声变得声名狼藉。

虽然这些年过去,卫君对她一心一意,她也早对这些流言免疫,但是在卫国被人议论是一回事,回到母国被人议论则是另外的事。所谓近乡情怯,她无法孤身一人回到齐国。

如今婉听闻竟有机会和姐姐见面,这样的意外之喜,对她简直是天大的恩赐。婉拿着绸卷,在凤藻宫枯坐约莫两个时辰,终于忍耐不住,起身朝永安殿走去。

这时已是黄昏,按时辰推算允已经下朝,到这个时候,允大约今日不会来凤藻宫了。

允近日新娶了曹国的女子,曹国虽是小国,但曹君在位几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国内民众也算得上安居乐业。

去年曹君新逝,新上位的太子射姑为了维护和鲁国关系,便把自己的妹子嫁到了鲁国,允和老曹君关系颇笃,当然对这门姻亲无法推脱,婉更是多次劝诫允多多临幸新人。

这几年来,从婉刚嫁入鲁宫,到如今同已经是垂髫小儿,允惊讶于自己对一个人的深情。

她和他已是如此的熟悉亲密,可她于他又总是如此的新鲜神秘。若说刚婉入鲁宫时是刚出水的芙蓉,那么几年过去便如盛开的海棠,愈加绚烂的让人心旌摇曳。

她长得更高挑了些,更丰腴了些,褪去了少女模样的青涩,却更多了份少妇的美艳。

和其他嫁过来的女子不同,那些人只在乎鲁国是否能庇佑她们的母国,只有婉真心关心鲁国的事,虽然他不去问她时她从不多言,但如有询问,她的言语直接犀利,有时甚至让他冷汗淋淋,想到她齐国的身份,在国事上他便更不得不对她防范。

她总是让他多雨露均沾,这样后宫和谐,前朝也会稳定。她尚未真正的臣服,愈是如此,愈似引诱着他,好似只需要他再努力一点点,那一天便会到来。他尽量不让她看出来自己的努力,这是属于一个帝王的骄傲。

婉来到永安殿时已经是晚膳时间了,允一个人正坐在灯光下小酌,几案上几份清淡的小菜,竟都是平时在凤藻宫常吃的家常菜。允不想婉这个时候来访,惊喜地让婉坐在他边上,“夫人,今日难得你来,这些可巧又都是你爱吃的,若还没有用膳,就陪我一起吧。”

婉不由有些感动,顺便说了清的来信。允心中一动,这封信倒是正中下怀。自从去年他极力促成纪国和天王的联姻,纪国公的小女儿嫁到天朝做了王后,纪国的地位连带着鲁国的地位,都尊贵了不少。

这于鲁国原是好事,谁知暗中却引得齐国不满,去年冬鲁国派使臣去齐国拜访,齐国的回礼十分潦草。若桃丘会盟,借着婉和清的重聚,鲁国和卫国的关系能更进一步,那么对舒缓和齐国的紧张关系也必有益处。

想至此,允笑着说:“还是卫君想得周到,你们姐妹多年不见,早该安排这样的见面。”

随着秋色越来越浓,婉期盼的心情也越来越望眼欲穿。平时各种的赏赐,她此时拿了出来,细细地挑了又挑,专门选成色名贵的;鲁国的美食,临行前她特意嘱咐下人备好;姐姐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可婉还是日夜赶制出两套宫服,希望能有一日穿在从未谋面的两个小侄子身上。

阿娇虽表面打趣婉,心里也是激动得不行,清也是她一路看着长大的,不知道多年后再见是什么情景。

允则早早放了消息出去,甚至专门致信到齐国,提起鲁卫桃丘会盟,并邀齐国一起共赏秋色。诸儿此时正忙于秋收后练兵,对这样一份邀请函件根本不放在心上,于是便直接拒了。

直到后来卫国又有消息来,说卫国夫人和齐国夫人均会一起参加会盟,诸儿才明白过来这次会盟的意义。那日他刚从练兵场回来,人在宣化殿看到卫国的这份信函,先是把它扔在一侧,待到其它奏章披阅完毕,他又从一堆竹简中把那份信函翻出来,室内一片静寂,他的心却无由烦躁起来。

这些年他极力避开他们,明知是没有希望的事。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国事上,用公孙止的一句话说:“做太子,做到这个份上,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也算是尽职的了!”

内宫的女子们只觉得太子琢磨不透,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喜欢哪个妃子多一些,从子嗣上看,萧妃有一子一女,周王妃有一子两女,莒妃有一子,其余人还未有子嗣。

这些年,萧氏早放弃了去捕获太子的心,她曾见识过太子为某个人心动发疯的样子,如今的局面已是她满意的了,相比诸儿面对周王妃的相敬如宾,诸儿对她倒还有股淡淡的旧情,而这足以让她在后宫立于不败之地了。

诸儿推开窗子,满地金黄映入眼帘,他想起多年前他也是在秋天和婉表明心迹,那年的秋天也是这么美。漫山遍野的金黄,漫山遍野的思念,摧枯拉朽,他想见到她。

诸儿当日下午就率着三百精兵离开临淄,只和齐王说是要和郑国太子忽会面,商议后续征伐事宜。

齐王这些年早已放手朝政,若说他这些年最得意之事,便是早早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培养出了诸儿,又早早清退了他身边的障碍,而最最难得的是诸儿和他,父子之间的感情依然在,并且随着时间愈加稳固,这也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若说他近来最担心的,倒是郑国后面的局势走向,诸儿和郑忽的情谊已远超一般诸侯国之间的礼尚往来,但郑国现在几公子各个野心勃勃,实力难分上下,若一天郑国公撒手人寰,还不知郑忽的位子稳不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