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偶尔在夜深人静时,被冷风一吹,才会恍惚记起那个金碧辉煌的温暖宫殿,再记起,自己似乎许久没想起那个人了。
可是她很累,帮祖姑奶奶做这些事情,体力的消耗巨大,没想一会儿,便在祖姑奶奶的鼾声中,沉沉地睡熟了。
日子久了,心也慢慢的像一潭静止的湖水,再不起波澜。
许易水想,忘记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不是轰轰烈烈的抽离,而是悄无声息的沉淀。
像墨汁滴入清池,最初浓得化不开,最终淡得寻不见——
“汪!汪汪!”
沉寂许久的燕山忽然来了群不速之客。
“笃、笃笃——”
“谁啊?”午睡的祖姑奶奶披着晒得暖洋洋的棉袄,拉开才订正不久的老木门。
“太皇太后,”为首的龙虎卫抱拳行礼,“惊扰您清修了。”
“我们来找一个人。”
第137章很难相信,两个嘴里没一句实话的人,互相处着还在这山里一起生活了将近半个月。
“多少年前的东西了,死人都泥销骨了,我也和那个人早没关系了,叫我名字就行。”
龙虎卫阵仗极大,八名穿着黑甲的侍卫面无表情地站成两列,另有八名从各个方向将小院围了起来。
腰间的佩刀寒光闪闪,最前方的两条獒犬如小牛犊般壮硕,龇着牙发出低吼声。
这架势若是寻常人只怕吓得动也不敢动了,祖姑奶奶却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站在自家矮矮的木门前,一手撑着门沿,非但不畏惧,反而眯起布满皱纹的眼睛,露出了几分玩味的笑容:
“你们龙虎卫的寻踪倒是有些本事,都找到我这儿来了。”
为首的龙虎卫点了点头,规矩得很,完全没有以往认定了便硬闯的风范。
毕竟,眼前这位老太太,也算是开国的见证者,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太祖皇太后。
相传,当年太祖造反遇险,是太祖皇太后相救,为报救命之恩,两人便约定了姻亲。太祖在前征战,太祖皇太后在后稳疆固土,也是一对令人羡煞的乱世英豪。
只是有些时候,同苦易共甘难,太祖为了稳定朝局,想要立另一人为皇后,太祖皇太后和太祖大吵了一架,后火烧永乐宫,“殒身火海”。
太祖悲痛不已,追封太祖皇太后为皇后,也再未另立新后,死前留下遗言与太祖皇太后合葬。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太祖皇太后死了,结果新帝继位不稳,朝局动荡,太祖皇太后忽然带着当年和太祖各自半块儿的兵符出现,调动龙虎卫稳定朝政,帮着新帝,准确来说是先皇坐稳了皇位。
当时群臣进谏,要太祖皇太后留在宫里,甚至还有提议殉葬的,毕竟皇陵里太祖的尸骨,还和不知道是哪个犯事的宫婢或死囚埋在一起。
但太祖皇太后不听啊,摸着肚子说自己已经有新人和新的孩子了,半块儿兵符一丢,人又消失了。
后来先帝继位,在燕山游猎时,遇上了和新伴侣赏景的太祖皇太后,知道内情的人便心照不宣地揭过了此事。
如今新帝尚未立后,她一时习惯喊了太皇太后,倒也不算逾矩。
“那你们可来晚啦。”
祖姑奶奶抬头打量着为首的黑甲将领,笑眯眯道:
“三丫头前两日就离开了。”
龙虎卫将领疑惑:“三丫头是……?”
“自然是你们来我这儿要找的人了。”
指着身后整洁干净的屋子,祖姑奶奶夸赞道:“我虽然不知道她具体姓甚名谁,但这确实是个好姑娘。”
“看看我这房子,这桌椅板凳,这衣服水缸,可都是那丫头给我折腾的。”
“新帝的眼光,比她阿娘,阿祖,太祖,可都好太多了!”
“两日前便走了?!”龙虎卫将领眉心紧拧,和下属对视了两眼,几乎是下意识地,望向了茫茫燕山。
莲心姑姑多次催促,她们龙虎卫擅长追踪的好手全在这里了,能找到此处已经实属不易,再追丢了,这人入山林,就好比泥牛入海,鱼沉雁杳,她们还要如何水底捞针?
她们能追到此处已经实属不易,再追丢了,这……
“不好交差了吧?”
祖姑奶奶半叹半笑,右手从棉袄的怀兜里掏出个比拇指大一点儿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