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惊讶地望着柳金枝的背影,又看了看银子,不由问:“这位娘子是谁?”
旁边有食客正是柳氏饭馆的忠实粉丝。
解释道:“这位是柳氏饭馆的柳娘子,近来她饭馆生意正红火呢!听说还在招人。”
“招人?工钱怎样?”
老叟问。
“不清楚,但据说很不错,逢年过节还有红封呢。”
老叟挑了下眉,掂了掂手中银子,有些沉思。
*
傅霁景带着杏安到时,柳金枝正站在人堆儿里瞧一个艺人杂耍。
旁边喷火的、顶盘子的、下腰的……
五花八门。
柳金枝看的津津有味,一双杏眼亮晶晶的。
傅霁景下意识想走过去,但又停住脚步,用心整理了一下衣襟领口,才拢袖缓步上前,道:“柳娘子。”
柳金枝回过头来。
杏安立即道:“我去给你们买两杯饮子,去去就回哈。”
连忙走了。
傅霁景不自在地咳了两声。
柳金枝福身行礼:“这次约二郎出来确实唐突,我先道不是,不过我是有事与二郎商量。”
傅霁景点头道:“但说无妨。”
柳金枝沉吟片刻。
“……我家有一只高粱酒坛,但凡赚了银子,我们都会把钱放入酒坛之中存着。”
“看着酒坛一日日重起来,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但自从小饭馆生意火爆之后,我发现酒坛的银子,不知什么时候居然堆到了一半。”
如果是以前,柳金枝自然高兴。
但经过上次那几个泼皮无赖的事后,柳金枝意识到家里已经不安全了。
杜卫、柳霄都是少年人,阿芹和她是年轻娘子,月牙更是个孩子。
家中少个壮年劳动力,又存了这么多钱,就如同稚子抱金招摇过市,十分危险。
更何况他们住的又偏远,几乎是在汴京城的边缘位置,安全就更得不到保障了。
若有一日他们遭到几个要钱不要命的,与他们交好的傅霁景、潘琅寰、应天爵等人,哪怕手段再高,也无法及时赶过来。
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因此,柳金枝就想在手中有余钱的情况下,换一套宅子。请两个看家护院的小厮。
最主要的,是找一个靠得住的钱庄,把银两兑换成银票。
前面都好说,但钱庄难找,还得提防钱庄老板暗中做手脚。
这个时候,找个靠山出面说话是最好的。
所以柳金枝才找上傅霁景。
“好的,这事儿我会让杏安去打听,整理一份名单给你。”
傅霁景道。
二人顺着道路并肩向前走。
“其实杏安在汴京城认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你可以请他们保家护院。”傅霁景沉吟片刻,“只不过他们身份有些特殊。”
柳金枝不解道:“都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