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柳金枝很有耐心,甚至还分出一点心思观察老叟带来的几瓶调料。
老叟看柳金枝这么年轻,也就把她当作小辈看待,笑道:“娘子若是好奇,可以试试。”
柳金枝笑道:“我可就不客气了。”
于是取来一只调料碗,将各色调料瓶都倒出来一些,用竹签蘸取些许点在舌尖。
细尝之下,她发现这老叟的调料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无论是苦酒,还是芥末,酱油,又或者黄酒,都有一种很新奇的味道,好像里面额外加了些东西。
但柳金枝居然一时间尝不出来是什么。
是柠檬?
不对,不酸。
是米酒?
也不对,不甜。
老叟余光瞥见柳金枝尝了半天,却越尝越疑惑,以至于满脸不解,不由得哈哈大笑,道:
“娘子想必是开饭馆的吧?来吃老朽的鱼,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柳金枝羞愧,道:“老人家,我并不是想窃取您的配方,只是好奇,我做了这么久的菜,却从没有尝过这种味道。”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配方,娘子当然没尝过。”
老叟笑着,忽然用力一扯!
一条漂亮的鲤鱼顿时跃出水面,摔在池边青石板上活蹦乱跳。
老叟起身把鱼捡起来,以同样的手法处理了,将切得整整齐齐的鱼肉浸在调料汁里,递给柳金枝。
“试试看。”
老叟笑。
柳金枝接过,用竹签戳起一块鱼肉,闻着鲜鱼的味道,犹豫了一下,还是闭着眼睛放进了嘴里。
一瞬间,柳金枝感到了独属于鱼生的鲜嫩爽滑,软软糯糯,又带着江河湖海的味道在舌尖舒展开。
而这种味道本来应该带着淡淡的鱼腥味儿,可芥末的辛辣如热浪冲开鼻腔,不仅将鱼腥味儿冲淡,在与酱油的咸香交织后,更是清甜回甘,几乎叫人鲜掉眉毛。
居然真的很好吃……
柳金枝怔愣了下。
“娘子怕是第一次吃鱼生吧?来,还可以加些香橼汁,酸酸甜甜,更入味。”
老叟从随身的小车里取出一只洗净的香橼,切开半边,将酸到流口水的香橼汁挤进柳金枝的碗中。
柳金枝谢过,再度插了一块鱼肉蘸满了调料汁放入嘴里。
有了香橼汁的调和,本来就鲜嫩爽滑的鱼肉,又多出一丝酸甜味道。
一瞬间,柳金枝觉得有些可惜。
如果宋代有辣椒的话,这碗鱼生还可以加些鲜红小米辣,再拌上米醋,酱油,香橼汁等,就能成一盘泰式拌粉酸辣汁。
但宋代没有。
这对喜欢酸辣口味的柳金枝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
“无论
是哪行哪业,永远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柳金枝端着碗感叹,“我以为我的手艺已经算不错了,但这么好的鱼生我却做不出来。”
这正是宋朝民间老百姓们的智慧。
柳金枝吃完一碗鱼生,将碗恭恭敬敬放回原位,对老叟福身一礼。
“祝贺老人家生意兴隆。”
言罢放下一钱银子,转身离去。
这钱明显是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