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她才明白,其实所谓秘方,就是一个人做菜的习惯。
有的人习惯放糖佐味,有的人则爱用盐,还有的人是用酒,总之五花八门,再加上对火候的掌控不一,所以不同的人做同一盘菜,才会有不同的味道。
若柳金枝想,自然也可以研制出她独属的秘方。
三人出了门,正要往回走,却见那个圆脸青年依旧坐在王府门口,记录着往来膳工。
柳金枝眨眨眼,心想这位仁兄可真够锲而不舍的,比潘安玉还执着。
但又在寒风中瞧见对方破败衣裳,和穿烂了的鞋,这份执着里又多了一份难能可贵。
柳金枝想了想,对林勤耳语几句,林勤点点头,转身去了。
没多久,青年忽然感到耳边多了几丝热气。
抬头一看,林勤端着与前些日子一模一样的热豆浆,放在他的面前。
“我们东家请你喝的。”
青年一怔,想起林勤是跟在柳金枝身边的人,不由问:“今天我没给她建议,她为什么还要给我豆浆?”
林勤道:“没有为什么,就说天冷,叫你小心患风寒。”说着又一笑,“再过段时间就是决赛,若是患了风寒,就没得看了,那前几日的记录都白写。”
青年灰扑扑的脸顿时多了几分红晕,人看起来都机灵了不少。
他接过豆浆,道:“我以为大家都觉得我是二愣子,原来还是有人不这样看的。”
林勤听他这样说,心里不由升起了几分好奇,问:“说实在的,兄弟,你到底为什么天天在外面蹲这些膳工,记这些东西?”
青年抿了口热豆浆,险些冻僵的脑子舒缓不少,认真严肃道:“为了我国美食有一片光明的未来!让每个热爱膳食的年轻人,都有一份前辈的经验做指引!让我们的美食过了千百年,还能在后世发光发热,名扬四海!”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甚至因为刚刚一口热豆浆没润好嗓子,
还有几个字破了音,引来不少路人侧目旁观。
但林勤:……
这不就是二愣子吗?
林勤讪笑着摸摸鼻子:“那兄弟你接着发扬吧,我就先走了。”
说完就转身快走两步。
可不敢多待了,小心路人把他也当作二愣子。
谁料身后青年还有话没说完,耿直又带有朝气的声音响起来:
“嘿!小哥,请替我转告你们东家一声,谢谢她的热豆浆,我会在书里帮她美言很多很多句的!”
“千万要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林洪!”
第65章冬日薄饼返璞归真的比法
比赛的时候,柳金枝不宜和傅钗华走的太近,以免有人造谣生事,所以柳金枝先走,傅钗华后脚才和柴靖回府。
想了想,回家之后,傅钗华就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写成了信,寄给了傅霁景。
另一边,小饭馆内。
知道柳金枝进了第二轮比赛,大家都很高兴,已经开始畅想要是柳金枝得了魁首,小饭馆将有多风光。
林勤站在一边挠挠下巴,表情思索。
嘶,哪天那个二愣子说他叫什么来自?
他跑的太快,一时没有听清。
正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之时,旁边吴兴镛犹豫再三,终于鼓起了些许勇气,朝柳金枝走了两步。
“东家。”吴兴镛道。
柳金枝正在拆王府发来的帖子,上头写了第三轮的比试内容。
闻言,她抬头温声道:“吴先生有事?”
吴兴镛绷着脸,语气有些硬邦邦的,嗯了一声,似是很不自在。
柳金枝挑了下眉,想到吴兴镛向来颇为自傲,许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她帮忙,却一时之间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