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们铁着头办盐厂,开采盐井,钱赚不到,白辛苦一场,为他人做嫁衣,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一刻,她深刻感受到了读书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信息壁垒。
郭守云被她灼热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羞赧的摸了摸头:“这只是我读书后乱说的,我觉得,我们还是去探探师父的口气,他肯定知道该怎么办?”
卢雪樵那里自然是要去探一探的,不仅卢雪樵,刘青青计划着,温如初,薛文豪那里都去探一探。
自然不能直接说发现了一口盐井,刘青青打算借口,青华园业务范围扩大,急需盐引。
至于盐井,放在那里又不会跑,先把房子盖起来,四周围起来,占住地方。
作为刘家的领路人,刘青青当即采纳了郭守云的建议,召开家庭会议,严肃道:“我们所有人守口如瓶,不可将盐井的事透漏出去。”
“阿爹,二贵叔也不许说!”
刘有山点头如捣蒜,表示坚决拥护女儿的领导。
“阿娘,不可以在村学里提半个字!”
苏氏讪讪的,她喜欢和孩子们讲一讲家里的事情,孩子们都盼望着来家里看碰碰瓷瓷,被女女儿点出,面上有些挂不住。
刘青青看向刘慧兰,顿了顿还是道:“阿姊,青华楼里我们依旧买盐用,等房子盖好了,我们悄悄的煮点盐巴供应给楼里,此事你在垚叔面前,莫要漏了口风!”
刘慧兰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声如蚊呐:“我晓得了!”
第139章第139章放榜
三月初五,南平府一片春色,除了早晚有些冷,中午的太阳能把人晒晕。
清晨的寒露还挂在树梢,县衙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波百姓——今日是县试放榜的日子。
县城内众多开办私塾的夫子无心上课,将私塾内的小学童们放了出来,挤在榜单前围观这一盛事。
南城的杨秀才和北城的张夫子,素来看不上眼。两家私塾将每一年的童生包揽了大半,今年估计也不出意外。
杨秀才皮笑肉不笑:“哟,张先生,您老亲自来看榜啊,这里人多,万一碰到您这老胳膊老腿的,可得小心!不管您来不来,县案首也不会改变不是!”
张夫子冷哼一声,躲开他的掺扶,搭在身边的小童肩头上:“不劳你费心!”
两人办学理念不一样,张夫子讲的是头悬梁锥刺股那一套,背不会书,那便打,直到打得会为止。
杨秀才讲的是天分,只收他认为有天分的童子。
两人正拌着嘴,便看到清水沟村的二十个报名童生试的学子,穿着同一款天青色的衣裳,围在一起,不时焦急的看一眼紧闭大门。
人群里头的赵刚看见两人,连忙出列对两人行礼。
赵刚曾报名两人的私塾,都被拒绝了。
张夫子嫌他年纪大,杨秀才觉得他愚钝不堪。
两人对视一眼,难得的统一了口径,昂着下巴教训道:“你们农家子弟,种田赚点钱不容易,好好的,考什么童生,有那点交保的银钱,还不如留着盖房说个媳妇!”
啧,这话听着好像在为赵刚好,但就是不怎么得劲儿!
郭守云戚眉,拉了拉赵刚的袖子:“哥,这是?”赵刚算是他的启蒙恩师,他见不得赵刚被欺负。
因为赵刚曾在两人私塾面试过,两位也算赵刚的半个老师,赵刚拉了他一下,示意他行礼。
唯唯诺诺解释道:“多谢先生教导,刚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是陪着族里弟弟一起下场,和他做个伴!”
杨秀才和张夫子斜了眼他身边的郭守云,和赵刚一样的打扮,但瘦瘦高高吃不饱饭的模样,一看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顿嫌弃:“啧,字认全了么,就敢下场!”
杨秀才看着他清越的眼眸,有那么一分意动,,纠结了半响,昂着下巴道:“小子,只要你这次考中了前一百名,我便收你入私塾!不过三师六礼不能少。”
农村人喜欢占便宜,不要因为他主动开了口,便不交学费,那他亏大了。
他昂着下巴,一副给了你莫大恩惠的模样。
郭守云:“……”
你的私塾很厉害么,比府学还厉害么?
对方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杨秀才面上带了不虞,他都不嫌弃郭守云家贫不识字,对方竟然还嘲笑他,实在不识抬举,朽木不可雕也。
正要教训他几句,忽而笑道:“小子,我看你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等你看了榜单,密密麻麻都是我们私塾的人,你就知道后悔了!”
他正要介绍介绍自己私塾里可能斩获案首的种子选手,被一阵敲锣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