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皂衣在衙役的护送下,将红榜张贴着榜单上。
大家顺着从上往下看,第一个名字赫然是郭守云。
郭守云是谁,不认识啊。
杨秀才扭头瞪着张夫子:“您老还藏了一个?行啊,真不愧是姜是老的辣!”
张夫子莫名其妙,案首不是自己的学生,正一顿郁闷,立刻怼了回去:“郭守云不是你私塾里的么,还在这里装,要不要脸!”
赵刚连忙将郭守云推了出来,笑嘻嘻道:“两位先生,郭守云便是族弟!”
他看到两位曾经拒绝了他的先生,一脸便秘的表情,心里一阵暗爽,但脸上依旧恭敬道:“啊,真不巧,族弟一下场,就考了个案首,案首直接授廪生,不用再去院试了!”
他兴奋的看着郭守云:“阿云,你真棒,你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呢!”
郭守云淡淡的嗯了一声,对自己是县案首这事,淡漠不已,好似就像今天出太阳了一样自然。他指着红榜上最后一个名字:“峰哥,你是不是没发现,你上榜了!”
赵峰嗯了一声,反应过来后,扭过头,眼睛牢牢盯着红榜三十个名字的最后一个,赵峰,平安镇清水沟村,是他,没错!
他搓搓眼睛,眼眶顿时一阵酸涩,盈满了晶莹的泪水。
寒窗苦读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十年,被夫子痛骂愚钝朽木的他,竟然榜上有名。
心中那一点小奢望,成了真!
他兴奋的蹦了起来,恨不得将郭守云丢上天。都是因为这一个月的集训,他才能踩着线上榜。
张夫子和杨秀才看着得了案首依旧
淡定的郭守云,感觉自己之前瞎了眼,人家身上的气质明明是淡然,却被他们看成木讷。
就连他们最不看好的赵刚,竟然也考上了童生,两人讪讪了一阵,杨秀才眼珠子一转,拉着郭守云笑眯眯道:“好孩子,我刚才和你说着玩的,重要你和大家说,你在我的私塾里念书,我给你十两银子,好不好?”
郭守云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真不好意思,我在府学念书,不能来你的私塾!”
府学啊,他都没资格上的府学,杨秀才感觉脸很疼,扭身走了。
张夫子将视线落在赵刚身上,捂着胡须笑眯眯道:“赵刚,得了童生,还不快来拜谢恩师!”赵刚曾在他私塾里试读了三天,虽然被他赶走了,但读了三天,他便是赵刚的老师。
榜单上录三十名童生,他的私塾里有九个,加上赵刚,便突破了两位数。
赵刚愣了一下,张榜前还看不起他的张夫子换了衣服慈祥的嘴脸,他一时有些不习惯,脸嫩的他不晓得如何回答,郭守云戚眉:“赵峰哥你不是拜了谢玉华先生为师么,什么时候还在张先生的私塾读书,我怎么不晓得?”
张夫子立马讪讪收起脸上的表情。
谢玉华他当然知道,这一期乡试案首,不愧是举人,竟然能把一个朽木,教导得考上童生。
郭守云再次确定了一遍榜单,总共录取的三十人中,他是案首,赵刚是案尾,青水沟剩下的学子都没上榜。
剩下的都在两百名之前,也许下一年就能中。
虽然清水沟村才考中了两名,但他们是清水沟村出来的第一对童生,而且,因他中了案首,剩下的府试院试都不用参加,直接授予廪生文书。
也就是说,从张榜这一刻开始,他已经是一名秀才拉。
他正要把这个喜讯告诉刘青青,转身便看见刘青青站在街边的摊位上,给他使眼色。
她领着青华楼的伙计,将盐焗鸡的大锅摆在了旁边,雪白的盐堆在黑亮的铁锅中。
郭守云径直走过去,从雪白的细盐中刨出了一只包着油纸的盐焗鸡,当着大家的面撕开油纸,露出里头金黄的整鸡,就着香喷喷的味道啃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好吃!”
刘青青适时掀开一边的横幅:“青华盐焗鸡,案首等着你!”
后面的伙计大声的喊了起来:“青华盐焗鸡,案首等着你,青华盐焗鸡,案首等着你……”
第140章第140章自主权
有郭守云作活招牌,青华楼的新款招牌菜盐焗鸡,成了常平县学子们必点的一道菜肴,因为青华楼给了大家一种心理暗示,吃了盐焗鸡,便能考中案首,哪个读书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不提青华楼的高朋满座,刘青青和郭守云准备了最正宗的盐焗鸡,上门拜访温如初。
刘青青脸上带着笑,试探道:“大人,您看,我们新开发的盐焗鸡,食盐需求量实在太大,您能不能批一份盐引给我?”
温如初看着面前的两人,刘青青一如既往的活拨伶俐,敢想敢拼,充满了朝气,郭守云由原来的内秀木讷变得不动如山,坐在一旁淡然的听着他们谈话。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因为刘青青的大力推广,整个常平县的旱地改种棉花,他还指着刘青青教农户们伺弄棉花,半点不藏私。
自嘲笑道:“盐引哪里是我一个小小县令可以批示的,这事,我真插不上手,你得去府城盐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