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膳过后,尹采绿略坐了一会儿,便亲自去厨房指导吃食了。
见那案台上新进一只满是黄油的母鸡,便点了它:“把它炖了。”
厨子正是那日守在太子府门前的亲兵刘志昌家的媳妇,人称刘娘子。
刘娘子待太子妃十分殷切,寻常只要是太子妃吩咐的吃食,便是绞尽脑汁也要做出来。
“太子妃娘娘,这鸡是庄子上刚送来的,新鲜着呢,要拿什么炖?”
尹采绿踱着步子进了厨房,到处看了看,刘娘子躬身跟着,一脸的惶恐:“厨房里油烟大,太子妃娘娘想找些什么?”
尹采绿寻思着,文文说太子昨晚上累坏了,便给他好好补一补。
“本宫记得前些日子进了两根鹿鞭来,便取一些跟鸡一起炖了吧,再加一些党参、枸杞之类的,下午就要,你快些做。”
刘娘子小心提醒:“这两味食材加下去,怕是要吃出鼻血来,太子妃娘娘,这黄油鸡要不做成白切的?放陶罐里闷得流油,再拿出来斩成块淋上我家特制的葱姜料汁,保准好吃。”
尹采绿听得口水差些淌下来,这样品相的鸡不多得,她倒是有些舍不得了,可是,文文说太子都那样了,唉,她一个做太子妃的,还是要以太子为重。
咬了咬牙说道:“不了,就这样做,去吧,做得好了有赏。”
说回东厢房里,太子妃得的四百匹丝绸每个丫鬟都有份儿,尹采绿托任嬷嬷帮忙商量着赏了下去。
“善静善和两个在您跟前得力,一人赏六匹,竹萱是您陪嫁过来的丫鬟,若不赏个十匹八匹的,当心她跟您离了心,便赏十匹吧,正好跟夹在中间的资历最长的芳嬷嬷区分开来,芳嬷嬷得八匹正好,再有内院儿外院儿的那些小丫头子,一人得个一两匹已经足够彰显太子妃的仁德了,剩下的,怕是还要送回您娘家去一些,这个就要太子妃自个儿根据关系亲近来权衡了。”
尹采绿大手一挥,送了八十匹回去给崔婉清,至于剩下那些人,夫人愿意分就分一些,不愿意就罢了,夫人如今愿意给她做脸面,许是会以她名义再送出去一些。
崔婉清也没想到,自己出嫁以后,最大的脸面竟是太子妃给的,这样的丝绸实在名贵,寻常贵妇能得一匹做一身衣裳已是能在各大场合吹嘘的了。
纵是今年供上盛京来的丝绸多了,不如从前那么金贵了,可她一下子得了八十匹,也是不得了的。
崔婉清感觉自己一夜之间重新支棱起来了,早上起来照镜子,里面那张脸叫一个容光焕发,不由得在发间多簪了两根金钗。
翠姨娘扶着肚子过来向她请安,崔婉清赏了她两匹:“是太子妃赏下来的,收着吧。”
后续崔婉清还要再送出去一些,皆以“太子妃非要给我我又用不了这么多,瞧这孩子”的名义,既是给自己做脸面,也是给太子妃做脸面,抬身价儿,后话不提。
这会儿翠影却问:“夫人可知,竹萱得了几匹?”
竹萱得了十匹,崔婉清虽知道,但不打算给翠影说,免得她起了怨怪的心思,说起来,翠影当初做太子妃的侍女本也还做得好好的,跟竹萱是一样的。
便道:“我也不清楚,翠影,你如今已是半个主子的身份了,待你生下孩儿,便是正儿八经的主子了,你跟竹萱已经不是一个身份,何必在意她呢,得了丝绸,好好裁两身喜欢的衣裳,回去好生养胎罢。”
说回太子府,用过了午膳,尹采绿带着善静,摇着小扇儿,提着裙,就晃进了厨房。
“刘娘子,鸡汤炖好了吗?”
刘娘子端着陶罐从灶上下来:“好了好了,太子妃娘娘,我这就给您装上。”
便用汤勺盛出来装进一只珐琅彩的盏里,用食盒装了,配了两只竹簧碗,两只青瓷小勺儿。
善静伸手接过食盒:“太子妃,咱们过去吧,太子应是回来了。”
尹采绿刚刚被打扮了一通,穿了件海棠红的小袄,下着蝴蝶细花的金线百
褶裙,头上簪了一支金凤钗,两侧还别着几支珍珠步摇,走起路来摇曳生姿。
“咱们走吧。”
说着,善静从袖笼里摸出两颗银子来,给了刘娘子。
到了前院儿,太子果然已经回来了,正在书房里坐着歇息,文文一瞧见善静手上拎着食盒,太子妃摇摇地就过来了,别提多殷切了,连忙上去迎。
“太子妃来得正好,太子刚到,正歇着呢。”
说着,眼神还往那食盒里瞟,正是给太子补身的鸡汤!
连忙又打了帘子好叫太子妃进去。
尹采绿接过善静手上的食盒,将她留在外面,腰肢摆摆地就进去了。
甫一进来,赵清正在里间更衣,衣服脱了一半,听见声响回过身来看她。
“太子妃怎么来了?”
“臣妾给殿下炖了鸡汤,一大早上就起来忙活的,昨晚瞧见殿下辛苦,实在是心里放心不下。”
尹采绿将食盒往书案上放下,便走过来替他更衣,动作做得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