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日倒开始回暖,雪零零散散融化了许多,廊前石阶渐渐显露出原本的青灰底色,院中陈设被日光一照,竟显出几分久违的明净来。
自沈瑜白染恙,江稚微便日日亲奉汤药,帮他调理身体,如此一来,她们也会或多或少言说几句,沈瑜白似乎和她的距离愈发近起来。
江稚微却还是那般作疑,会稍稍抑制情绪,感情之事,她总是觉得虚幻不可靠,似是迷雾,一碰就支离破碎,无力抓住。
他们两个尚未有什么肌肤之亲,说到底,还是江稚微心不在此,可就算她一直逃避,沈瑜白也未曾开口提点什么,关系这般不近不远,她们倒也心照不宣。
情爱终究是次要的。江稚微暗自揣摩着体内毒素,好歹已能勉强压制,她决心再细研药方,以求根治。
沈瑜白对此倒是慷慨,药房里的珍稀药材任她取用,每每见她埋首医书,便命人添灯换盏,却从不问她在寻什么药,只告诉她只管拿,若缺了就吩咐人去补。
江稚微会在沈瑜白办公事的时候过去体恤,实则不过是探探虚实,寻寻他收拾东西的习惯。
青瓷盏轻轻搁置在檀木案上,江稚微将新沏的茶推至公文堆旁,恰停在沈瑜白抬手可及之处。
“官人,若不然先喝些茶润润喉。”
沈瑜白手腕微顿,他搁笔抬眸,笑道:“稚微辛苦了。”
江稚微道:“天有些暗了,我去给您燃上烛火。”
“好。”
今日风势甚急,门前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狂风推搡着发出刺耳的咯吱声,一声催着一声往屋里里,沈瑜白平时不遣人伺候在侧,这样恼人的嘈杂难免会影响他,江稚微这般想着,略一踌躇,决定出门瞧瞧。
或许是因她猛地一开门,那东西受惊,忽得滚了出去。
风卷着残土扑打在她鞋面上,她抬手挡了挡迷眼的尘沙,眯着眼朝那东西望去。
是一只纱灯。
夜风卷着一只绢纱宫灯骨碌碌滚过石阶,夜色昏暗,灯罩上精致的缠枝纹在风中忽明忽暗。
这盏灯,似乎有些眼熟。
“稚微。”
江稚微听见响动,回头一瞧,却见沈瑜白静立门边,依旧一袭青衫,清俊雅致,衣袍被夜风掀起衣角,在昏黄灯影里翻涌如暗潮,光分明微弱,此刻却将他眉骨投下的阴影衬得格外凌厉,薄唇紧抿成道冷硬的线。
沈瑜白道:“不是说去寻烛台?”
江稚微抬眸望向他,轻声开口:“外面有声响,我便出来瞧,若不然吵得您也不安生不是?”
沈瑜白眼眸微动,头也不回地截住她的话:“进来。”
不轻不重的一句话。
她突然想起,这种款式的灯在沈瑜白的书房正上方悬着一只,那只似乎时日久了,纱帛都略微有些泛黄。
夜风忽地紧了,江稚微忽然觉得风吹得她有些冷,凉意直往衣衫里钻。
“官人,那灯瞧着还精致,若不然我拿进来。。”江稚微正欲抬脚去取,手却忽然紧紧被拉住,沈瑜白的手有些凉,力气都比以往都紧些,她猝不及防踉跄半步,鬓边珠钗簌簌作响,惊起几缕散落的青丝。
“官人。。。?”她轻呼出声。
沈瑜白方才冷厉的感觉顿时荡然无存,眼神中只余下担忧无措,他下意识身处的手甚至还在江稚微身后面悬着,指尖几乎触及江稚微的后背,却又生生顿住,悬在半空。
“官人?”江稚微气息微乱,被他紧握的手指轻轻蜷缩,本欲抽回,却又迟疑着停住,只在他掌心极轻地一颤。
沈瑜白似乎在观察她的表情,发现无果,缓缓松开了她,朝她道歉。
江稚微垂下头,不语。
“那种东西,不必管它。”沈瑜白朝她前迈了一小步,声音不自觉地放柔,带着几分哄劝的意味,“风大,进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