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同桌有其他客人先着手用餐,秦筝模仿他人,慢慢吃着第一道菜。
很快第一道菜结束撤下,换上来第二道菜,秦筝模仿他人用起新的刀叉。这时她才反应过来,齐慕白刚才那句说的是“从外向里用”。
秦筝饭吃得七上八下,完全没胃口。大概这种异样引起他人注意,席上一位青年女士大概是王家人,礼貌询问秦筝,“饭菜不合胃口吗?齐夫人,要不要换一些菜品。”
秦筝连忙表示没有,饭菜很好。秦筝想起他人都在赞美菜肴,只有她兴趣缺缺,怪不得引人询问。
刚才和齐慕白闲聊的大叔,这时把刀叉一扔,不耐烦道:“我最烦老外这些吃饭规矩,刀刀叉叉摆一堆,麻烦。还是我们中国人聪明,两根筷子什么都能吃。”
和大叔坐在一起的中年女士大概是大叔的妻子,忙打圆场道:“你就是太守旧,中餐西餐各有好处,多尝试一下有什么不好?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不爱吃西餐。”
秦筝觉得今天一直当哑巴不大好,接过话说:“我看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讲的是审美时代变迁。西方曾以白为美,甚至在皮肤上画青色血管来突出白皙,用以区分常晒太阳的农民。现在西方又流行小麦肤色,是因为有钱人才能度假晒太阳变黑。审美有时是为了彰显经济地位。我们百年来流行西餐,不是非餐、印餐,源于西方经济强于我们。幸而现在,外国人也开始流行用筷子、说中文了。”
中年大叔朗声笑道:“一点儿不错,我在网上看见不少老外用筷子吃饭。什么时候全世界都流行拿筷子吃饭,就没人说我守旧喽。”
话匣子一开,众人纷纷说笑起来,吃饭的氛围融洽不少。
秦筝刚松一口气,拿着勺子喝汤,服务生又额外给秦筝送来一碗鸡汤。
秦筝看了下四周,只有她桌子上多了碗汤。秦筝正觉得奇怪,席上一位一直没开口讲过话的中年女性对着秦筝说道:“婉月,这是杜仲鸡汤,特意叫人给你准备的,趁热喝。”
秦筝不清楚这位阿姨和她是什么关系,一时有些发愣。但不知怎的,她总觉得这位阿姨有些眼熟。
虽说单独给她送汤的行为有些突兀,但毕竟是长辈给晚辈送东西,秦筝正准备道谢,齐慕白在一旁道:“谢谢姨妈。”
听齐慕白如此称呼,秦筝才想起来这位阿姨为什么看着眼熟。这位姨妈的轮廓和齐慕白妈妈有五分相似,只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位姨妈相貌十分普通,不过还是能看出来和齐慕白妈妈是亲姐妹。
说来也怪,姨妈和外甥坐在同一个席面,齐慕白除了入席时简单招呼了一声,竟没有更多交流。
很快,秦筝就知道齐慕白为什么不理她了。
这位姨妈看似对秦筝说话,实则面向众人道:“婉月太瘦了,这么瘦身体差是怀不上孩子的。杜仲鸡汤补身体,你多喝,要喝完。”
一排排视线齐刷刷转向秦筝,秦筝登时气笑了。这位姨妈要是真关心她,平时怎么不见拎着鸡汤上门,这会子趁着别人家的筵席借花献佛,还说这些有的没的,摆明是要她难堪。
秦筝还没张口回绝,那位姨妈接着又来了一句,“你们结婚三年多了,也不见你给齐家添个喜信儿。齐家人丁薄,你也不能天天就知道在家享福。”
这话说得不伦不类,秦筝直接就想翻白眼,您老人家姓白,又不姓齐,齐慕白他妈还没说什么,一个姨妈在这里摆哪门子谱。
秦筝面不改色笑道:“我身体挺好的,姨妈您不用担心,我们的事儿我俩会商量的。”说着,秦筝摆手召服务生过来把鸡汤端走。
谁知姨妈看秦筝不喝,大声道:“唉呀,你别嘴硬,赶紧喝,这是为你好。”
白姨妈的大嗓门惹得邻桌纷纷注意到这边,秦筝憋着一股无名火,望向齐慕白求助,这是他家的亲戚,理应他来灭火。
谁知齐慕白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淡定地在一旁坐着。秦筝咬牙笑笑,把鸡汤放在齐慕白面前,“你喝吧,好好补补。”
秦筝说完,一排排视线瞬间转移到齐慕白身上,侧面看齐慕白整个耳朵都红了。
秦筝发誓,她刚才说的话毫无深意,纯粹嫌弃齐慕白坐视不理。
不过,说什么都晚了,大家好像都误会了。
齐慕白冷脸瞟了那位姨妈一眼,姨妈没了刚才折腾秦筝的劲头,登时哑了火。
秦筝默默吃饭,那碗鸡汤摆在齐慕白面前纹丝未动,直到下一道菜上来才被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