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伸手触碰花瓣。
刹那间,金色花蕊剧烈震颤,一道光柱冲天而起!
林陌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记忆如沙漏般流逝。他看见年轻的自己抱着襁褓,在尸山血海中奔跑;看见林昭第一次叫他“爹”时的笑容;看见妻子临终前握住他的手,说:“你要让他活得像个人。”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林昭刻字的沙滩上。
他喃喃道:“好孩子……你终于懂了。”
身影消散,唯余一枚玉佩落在花下。
花瓣缓缓闭合,随即再度绽放??这一次,喷涌而出的不再是香气,而是无数细小光点,如同萤火升空,洒向四方。
每一点光,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真相。
十年后。
昭阳城外,一间学堂内。
稚嫩的童声朗读着课文:
>“三百年前,曾有一位少年,他本可成为万众敬仰的圣王,却选择了平凡。
>他没有神通,没有法宝,只有一颗不愿盲从的心。
>他教会世人最重要的一课:**你可以不信命,但必须信自己。**”
讲台下,一个小男孩举手提问:“老师,那位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女先生合上书本,微微一笑:“听说啊,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夫,娶妻生子,每日耕田浇水,年年丰收。但他家门口总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欢迎怀疑者前来喝茶。’”
孩子们哄堂大笑。
夕阳西下,田野尽头,一间茅屋静静伫立。
篱笆院中,一位白发老人正在修剪花草。他身边坐着个五六岁的女孩,好奇地问:“爷爷,你以前是不是很厉害?”
老人停下动作,望着远方群山,良久才笑道:
“厉害谈不上。我只是……一直记得一件事。”
“什么事呀?”
他摸了摸孙女的头,轻声道:
“**我不是谁的钥匙,我是自己的门。**”
晚风拂过,吹动屋檐下悬挂的铜铃,叮咚作响,一如多年前书院的那个夜晚。
而在极北之地,新立的石碑前,秦涟漪放下一束野花。
碑上无字,唯有一面镜子镶嵌其中。
她凝视镜面,看到的不是自己的脸,而是一个个不同模样的少年少女,他们或持剑、或执笔、或握锄,眼中皆有不肯熄灭的光。
她低声说:
“告诉你们的后代:只要还有人敢于问‘为什么’,我们就从未失败。”
星河漫天,古星静悬。
那一颗曾象征宿命重启的黯淡星辰,如今光芒温润,仿佛只是万千灯火中的一盏。
但它仍在燃烧。
因为它知道??
总会有下一个少年,抬头望天,然后笑着说:
“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