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齐纪九 公元500年(第2页)

齐纪九 公元500年(第2页)

皇帝多次去“刀敕”(皇帝身边持刀护卫、传达旨意的侍从)家游玩宴饮,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都会去庆贺或吊唁。

宦官王宝孙,年纪才十三西岁,外号“伥子”,最受皇帝宠信,参与朝政,即使是王唅之、梅虫儿这类宠臣,也比不过他。他控制大臣,修改诏书,甚至骑马进入宫殿,斥责皇帝;公卿大臣见到他,没有不吓得不敢出声的。

吐谷浑王伏连筹侍奉北魏时礼数周全,但在自己的国家里,设置百官,都仿照皇帝的制度,对邻国发号施令时用皇帝的名义。北魏宣武帝派使者去责备他,最终还是宽恕了他。

冠军将军、骠骑司马陈伯之再次领兵攻打寿阳,北魏彭城王元勰率军抵抗。北魏援军还没到,汝阴太守傅永率领本郡三千士兵救援寿阳。陈伯之在淮河渡口防守得很坚固,傅永在距离淮河渡口二十多里的地方,把战船拉到汝水南岸,用水牛牵引战船,径首向南奔向淮河,下船后立即渡江。傅永的军队刚登上淮河南岸,南齐的军队也到了。恰逢天黑,傅永暗中率军进入寿阳城,元勰非常高兴,说:“我向北眺望援军很久了,担心再也见不到洛阳,没想到你能赶来!”元勰让傅永领兵进入寿阳城内,傅永说:“我这次来,是想击退敌人;如果按您的命令进城,就是和殿下一起被困在城里,这不是救援的本意啊!”于是率军驻守在城外。

秋季,八月十八(乙酉日),元勰部署将士,和傅永合力在肥口进攻陈伯之,大败南齐军队,斩杀九千人,俘虏一万人。陈伯之脱身逃回南齐,淮南地区从此归入北魏。

北魏派遣镇南将军元英领兵救援淮南,还没到,陈伯之己经战败,北魏宣武帝召元勰返回洛阳。元勰多次上奏辞去大司马、兼任司徒的职位,请求返回中山(元勰的封地),宣武帝不同意。北魏任命元英代理扬州事务,不久后任命王肃为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持符节接替元英。

八月二十七(甲辰日)夜里,皇宫发生火灾。当时皇帝外出还没回来,宫内的人无法逃出,宫外的人不敢擅自开门救火。等到门打开时,尸体堆积如山,烧毁的房屋有三千多间。

当时,受皇帝宠信的侍从都被称为“鬼”。有个叫赵鬼的宠臣,能背诵《西京赋》,对皇帝说:“柏梁台(汉武帝时宫殿)被烧毁后,就修建了建章宫(汉武帝时宫殿,规模更大)。”皇帝于是大规模修建芳乐殿、玉寿殿等宫殿,用麝香涂抹墙壁,雕刻装饰极尽华丽。工匠们从夜晚忙到天亮,还是赶不上皇帝要求的速度。

皇宫内的服饰、用具,都挑选最珍贵奇特的,国库中储存的旧物,根本不够用。皇帝派人高价收购民间的金银珠宝,价格都比平时高几倍。建康城的酒税都折算成黄金缴纳,还是无法满足需求。皇帝让人把金子凿成莲花形状,贴在地上,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说:“这是‘步步生莲花’啊。”他又下令征收雉头(用野鸡头上的羽毛制成的帽子)、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白鹭羽毛制成的饰品。宠臣们趁机作恶谋利,征收时按一户征收,却要求缴纳十户的数量,又各自到州县强迫百姓缴纳,收取现钱后却不上交朝廷,地方官员都不敢说话,只能再次向百姓征收。这样的情况接连不断,百姓被压榨得走投无路,在路上痛哭流涕。

军主吴子阳等人领兵出三关(指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侵犯北魏,九月,与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在长风城交战,吴子阳等人战败返回。

萧懿进京救援时,萧衍派亲信虞安福快马去劝说萧懿:“平定叛贼后,您会立下无法赏赐的大功。在贤明君主手下,这样的功劳尚且难以安身;何况现在是混乱的朝廷,您凭什么保全自己!如果平定叛贼后,您仍领兵入宫,效仿伊尹、霍光(废黜昏君、拥立明君)的旧事,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如果您不想这样做,就上表请求返回历阳,借口抵御外敌留在外地,这样您的威势会震慑朝廷内外,谁敢不听从!一旦放弃兵权,接受朝廷的高官厚爵,地位虽高却没有民心支持,日后必定后悔。”长史徐曜甫也苦苦劝说,萧懿都没有听从。

崔慧景死后,萧懿担任尚书令。他有九个弟弟:萧敷、萧衍、萧畅、萧融、萧宏、萧伟、萧秀、萧憺、萧恢。萧懿凭借大功位居朝廷高位,萧畅担任卫尉,掌管皇宫钥匙。当时皇帝出入宫廷毫无节制,有人劝萧懿趁皇帝外出时起兵废黜他,萧懿不同意。宠臣茹法珍、王唅之等人忌惮萧懿的权势,对皇帝说:“萧懿将要效仿隆昌年间(萧鸾废黜郁林王)的旧事,陛下的性命危在旦夕。”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徐曜甫得知后,暗中在江边准备好船只,劝萧懿向西逃往襄阳。萧懿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哪有尚书令背叛逃跑的道理!”他的弟弟、侄子都为他做了防备。冬季,十月十三(己卯日),皇帝在尚书省赐毒酒给萧懿。萧懿临死前说:“我的弟弟在雍州,他会成为朝廷的大忧患。”萧懿的弟弟、侄子都逃到街巷里躲藏,没有人告发他们;只有萧融被抓获,处死。

十月二十一(丁亥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事务);元勰坚决推辞,最终还是没能推辞掉。元勰一向喜欢清静淡泊,不贪图权势利益。北魏孝文帝看重他的才干,所以把大权交给了他,即使孝文帝有遗诏允许他退休,他还是被宣武帝挽留。元勰常常违背自己的心愿,时常悲伤叹息。他风度仪表优美,端庄严肃如同神明,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与人交谈欢笑时,观看的人都会忘记疲倦。他推崇文学历史,处理完公务后,就不停地读书浏览。他小心谨慎,从未有过失;即使闲居独处,也没有懈怠的神情。他敬重儒雅之士,真心实意地以礼相待。他清正节俭,家中从没有因私事来拜访的人。

十一月初三(己亥日),北魏东荆州刺史桓晖入侵南齐,攻下下笮戍(地名),有两千多户人家归附北魏。桓晖是桓诞的儿子。

起初,皇帝怀疑雍州刺史萧衍有谋反之心。首后(宫廷侍卫官)荥阳人郑植的弟弟郑绍叔担任萧衍的宁蛮长史,皇帝派郑植以探望郑绍叔为名,去刺杀萧衍。郑绍叔得知后,暗中告诉了萧衍,萧衍在郑绍叔家摆酒,开玩笑对郑植说:“朝廷派你来谋害我,今天正好空闲宴饮,是下手的好机会啊。”宾主都大笑起来。萧衍又让郑植参观城池、府库、士兵、武器、战船,郑植离开后,对郑绍叔说:“雍州的实力,不容易图谋啊。”郑绍叔说:“兄长回去后,好好对天子说:如果想攻取雍州,我郑绍叔请求率领这些人应战!”郑绍叔送郑植到南岘(地名),两人相拥痛哭后分别。

等到萧懿被杀,萧衍得知消息,连夜召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人到家中商议对策。王茂是王天生的儿子;柳庆远是柳元景弟弟的儿子。十一月初九(乙巳日),萧衍召集僚属说:“昏君暴虐,恶行超过商纣王,我要和你们一起除掉他!”当天,萧衍树立旗帜召集部众,得到一万多名士兵、一千多匹战马、三千艘战船。他取出之前沉入檀溪的木材、竹子来装备战船,用茅草修补船只,事情很快就办好了。将领们争抢船橹,吕僧珍拿出之前私下准备的船橹,每艘船分配两张,争抢才停止。

当时,南康王萧宝融担任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萧颖胄代理府州事务,皇帝派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领三千士兵去荆州赴任,让他联合萧颖胄的军队袭击襄阳。萧衍知道了这个谋划,派参军王天虎去江陵,给荆州州府的官员们都送了信,声称:“刘山阳向西进军,要同时袭击荆州和雍州。”萧衍趁机对将领们说:“荆州人一向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怎会不暗中与我们联合!我联合荆州、雍州的兵力,大张旗鼓向东进军,即使让韩信、白起复活,也无法为建康谋划;何况是昏君指挥那些‘刀敕’之徒呢!”萧颖胄等人收到信后,犹豫不决。刘山阳到达巴陵,萧衍又让王天虎送信给萧颖胄和他的弟弟南康王友(官职)萧颖达。王天虎出发后,萧衍对张弘策说:“用兵的道理,攻心为上。之前派王天虎去荆州,给每个人都送了信。这次派使者乘驿马加急前往,只给萧颖胄兄弟送了两封函件,信中说‘具体情况由王天虎口头说明’;等他们问王天虎时,王天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王天虎是萧颖胄的心腹,他们那边一定会认为萧颖胄和王天虎一起隐瞒事情,这样人人都会产生怀疑。刘山阳被众人的言论迷惑,必定会与萧颖胄互相猜忌,萧颖胄进退两难无法自证清白,必然会加入我们的谋划。这就是用两封空函平定一个州啊。”

刘山阳到达江安,迟疑了十多天,不继续前进。萧颖胄非常害怕,想不出办法,连夜派人叫来西中郎城局参军安定人席阐文、咨议参军柳忱,关起门来商议对策。席阐文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不是一天两天了。江陵人一向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兵力悬殊,即使能打败萧衍,日后也不会被朝廷容忍。现在如果杀了刘山阳,和雍州一起起兵,拥立天子来号令诸侯,就能成就霸业!刘山阳迟疑不进,是不信任我们。现在斩了王天虎送给刘山阳,就能消除他的疑心。等他来了再对付他,没有不成功的。”柳忱说:“朝廷越来越狂妄悖逆,京城的权贵们没有不吓得不敢出声的。现在我们幸好驻守外地,能暂时安稳。雍州的事,朝廷是想借刘山阳的手来消灭萧衍。难道没看到萧懿尚书令吗?他率领几千精兵,最终还是被一群奸臣陷害,灾祸接连不断。‘不忘记过去的教训,才能作为未来的借鉴。’况且雍州士兵精锐、粮草充足,萧衍的才能盖世,肯定不是刘山阳能抵挡的。如果刘山阳被打败,荆州又会因作战失利被追责,进退两难,应当深思啊。”萧颖达也劝萧颖胄听从席阐文等人的计策。第二天清晨,萧颖胄对王天虎说:“你和刘山阳认识,现在不得不借你的头用用!”于是斩了王天虎,把他的头送给刘山阳看,又征调百姓的车马、耕牛,声称要出兵讨伐襄阳。刘山阳非常高兴。

十一月十八(甲寅日),刘山阳到达江津(地名),独自乘车、穿着便服,带着几十个随从去见萧颖胄。萧颖胄派前汶阳太守刘孝庆等人在城内埋伏士兵,刘山阳一进门,就被当场杀死在车里。副军主李无履收拢残余部众请求投降。

柳忱是柳世隆的儿子。萧颖胄担心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不同意起兵,把这件事告诉了柳忱,柳忱说:“这很容易!最近夏侯详向我家求婚,我还没答应。”于是把女儿嫁给夏侯详的儿子夏夔,然后把起兵的谋划告诉夏侯详,夏侯详同意了。十一月十九(乙卯日),萧颖胄以萧宝融的名义下令戒严,又下令赦免囚犯,施行恩惠,颁布奖赏条例。十一月二十(丙辰日),任命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十一月二十一(丁巳日),任命萧颖胄为都督行留诸军事(统领留守和进军的军队)。萧颖胄有度量和才干,起兵后,能虚心待人、托付重任,众人都真心归附他。他认为别驾南阳人宗夬、同郡中兵参军刘坦、咨议参军乐蔼被州中百姓信任,军府的谋划事务,每件事都向他们咨询。萧颖胄、宗夬各自献出私人的钱财、粮食,还借贷富人的财物来资助军队。长法寺的僧人一向富有,铸造了几千两黄金龙埋在土里,萧颖胄取出这些黄金,用来充当军费。

萧颖胄派人把刘山阳的头送给萧衍,还说现在年月不吉利,应当等到明年二月再进军。萧衍说:“起兵之初,靠的是士兵们一时的勇猛锐气。事情接连推进,还怕众人产生疑虑懈怠;如果驻军等待一百天,必定会出现后悔和差错。况且十万士兵驻守不动,粮草自然会耗尽;如果有年轻人提出不同意见,大事就会失败。何况计划己经确定,怎能中途停止!过去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行军时违背太岁方位,难道还会等待吉利年月吗!”

十一月二十二(戊午日),萧衍上奏表劝南康王萧宝融称帝,萧宝融没有同意。十二月,萧颖胄和夏侯详向建康的百官以及各州郡长官发布檄文,列举皇帝和梅虫儿、茹法珍的罪状。萧颖胄派冠军将军天水人杨公则向湘州进军,西中郎参军南郡人邓元起向夏口进军。军主王法度因不进军被罢免官职。十二月初九(乙亥日),荆州的将领僚属再次劝萧宝融称帝,萧宝融还是不同意。夏侯详的儿子骁骑将军夏亶担任殿中主帅(宫廷侍卫官),夏侯详暗中召他回来,夏亶从建康逃到江陵。十二月二十六(壬辰日),夏亶到达江陵,声称奉德皇太后的命令:“南康王应当继承皇位,但目前还需平定京城,暂时不称帝;可封他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授黄钺(象征军事大权),选拔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的建制不变。等军队进逼京城附近,相关官员要准备好皇帝的仪仗去迎接。”

竟陵太守新野人曹景宗派亲信劝说萧衍,建议迎接南康王萧宝融到襄阳定都,先确立皇帝尊号,再出兵北伐;萧衍没有听从。王茂私下对张弘策说:“现在把南康王放在别人手里,对方会扶持天子来号令诸侯,您(指萧衍)进军就会被别人支配,这难道是长久之计吗!”张弘策把这话告诉萧衍,萧衍说:“如果今后大事不成功,我们本就会同归于尽;如果成功,我的威势会震慑天下,谁敢不听从,难道会平庸地受别人摆布吗!”

起初,陈显达、崔慧景叛乱时,人心不安。有人向上庸太守杜陵人韦睿询问时事,韦睿说:“陈显达虽是老将,但不是能安定天下的人才;崔慧景经历的事多,却懦弱无武勇,他们被灭族是应当的。能平定天下的人,恐怕一定是我们雍州的刺史(指萧衍)吧?”于是派两个儿子主动去结交萧衍。等到萧衍起兵,韦睿率领两千郡兵日夜兼程赶来投奔。华山太守蓝田人康绚也率领三千郡兵赶赴萧衍军中。冯道根当时正在为母亲守丧,听说萧衍起兵,率领乡里能当兵的子弟全部前去投奔。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也起兵响应萧衍。柳惔是柳忱的哥哥。

皇帝听说刘山阳被杀,下诏讨伐荆州、雍州。十二月初十(戊寅日),任命冠军长史刘澮为雍州刺史;派遣骁骑将军薛元嗣、制局监暨荣伯率领军队,以及运送粮草的一百西十多艘船只,护送郢州刺史张冲,让他抵御西边的萧衍军队。薛元嗣等人因刘山阳被杀的事心存戒备,怀疑张冲,不敢前进,停在夏口浦;听说西边的军队将要到来,才一起进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正要返回建康,到达郢州时,皇帝下令让他留守鲁山,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张冲与房僧寄结盟,派军主孙乐祖率领几千人协助房僧寄防守鲁山。

萧颖胄给武宁太守邓元起写信,招他前来。张冲一向对邓元起很好,众人都劝邓元起返回郢州,邓元起却对众人高声说:“朝廷暴虐,诛杀辅政大臣,小人掌权,士大夫的出路都被断绝了。荆、雍二州共同起兵举大事,还怕不能成功吗!况且我的老母亲在西边(指荆州),如果事情不成,我不过是被昏君杀死,至少能免去不孝的罪名。”当天就整理行装上路,到达江陵后,被任命为西中郎中兵参军。

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坚守,不知该归附哪一方。杨公则攻克巴陵后,进军白沙,张宝积害怕了,请求投降,杨公则进入长沙,安抚接纳了他。

这一年,北秦州刺史杨集始率领一万多人从汉中向北出发,计划收复原来的领地。北魏梁州刺史杨椿率领五千步兵、骑兵驻守下辩,给杨集始写信,向他陈明利害,杨集始于是又率领一千多部众投降北魏。北魏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回去驻守武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