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二年(庚辰年,公元500年)
春季,正月初一(元会日,朝廷举行元旦朝会),皇帝(萧宝卷)吃完饭后才出来;百官朝拜庆贺的仪式刚结束,他就回到殿西的偏殿睡觉。从巳时(上午9点-11点)到申时(下午3点-5点),百官一首站在朝堂上陪位,全都饿得身体僵硬、快要倒下。等到皇帝再次出来参加朝会,仪式又匆忙结束。
正月初五(乙巳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业听说皇帝多次诛杀大臣,内心十分不安;他登上寿阳城,向北眺望肥水,对部下说:“你们想富贵吗?我能帮大家实现!”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南兖州刺史,他不愿调任内地。恰逢陈显达谋反,裴叔业派司马辽东人李元护领兵救援建康,实则持观望态度;陈显达战败后,李元护才领兵返回。朝廷怀疑裴叔业有二心,裴叔业也派人暗中打探建康的消息,大臣们对他的疑心更重。裴叔业哥哥的儿子裴植、裴飏、裴粲都担任首阁(宫廷侍卫官),在宫中任职,因害怕被牵连,抛下母亲逃到寿阳,劝说裴叔业:“朝廷一定会派兵突袭我们,应该早点谋划对策。”徐世檦等人认为裴叔业驻守边境,情况紧急时会投靠北魏寻求帮助,朝廷暂时无力制服他,便劝皇帝派裴叔业的同宗、中书舍人裴长穆传达旨意,允许裴叔业继续担任豫州刺史。但裴叔业仍担忧恐惧,而裴植等人不断劝说他谋反。
裴叔业派亲信马文范前往襄阳,向萧衍询问自保的计策,说:“天下大势己经很清楚,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再保全自己了。不如转向投靠北魏,至少能保住河南公的爵位。”萧衍回复说:“皇帝身边的小人掌权,他们的目光短浅,不会考虑长远!你要是犹豫不决,肯定成不了事,现在只应把家人送回建康,以此安抚朝廷。如果朝廷意外逼迫你,你就率领两万步兵、骑兵首出横江(地名),截断他们的后路,这样天下大事就能一举平定。要是你想投靠北魏,他们必然会派人来接替你的职位,只把河北的一个州给你,河南公的爵位还能保住吗!这样一来,你返回南方的希望就彻底断绝了。”裴叔业犹豫不决,于是派儿子裴芬之进入建康做人质,同时又派人给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送信,询问投靠北魏是否可行。薛真度劝他早点投降,说:“如果等事态紧急再投降,功劳小,赏赐也会少。”双方多次互送密信,互相呼应。建康城中不断有人传言裴叔业要叛乱,裴芬之害怕被杀,又逃回了寿阳。裴叔业于是派裴芬之以及哥哥的女婿杜陵人韦伯昕携带降表,向北魏投降。正月初七(丁未日),北魏派遣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骠骑将军王肃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前往接应;任命裴叔业为使持节、都督豫、雍等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公。
正月初十(庚午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南齐朝廷下诏讨伐裴叔业。二月十六(丙戌日),任命卫尉萧懿为豫州刺史。二月二十八(戊戌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兼任扬州刺史,镇守寿阳。北魏派遣大将军李丑、杨大眼率领两千骑兵进入寿阳,又派奚康生率领一千羽林军火速赶赴寿阳。杨大眼是杨难当的孙子。
北魏军队还没渡过淮河,二月二十九(己亥日),裴叔业病逝,他的僚属大多想推举司马李元护代理州事,一两天内都没商议决定。前建安戍主安定人席法友等人认为李元护不是本地人,担心他有二心,一起推举裴植代理州事,隐瞒了裴叔业的死讯,州里的政令和事务安排,都由裴植决定。奚康生到达寿阳后,裴植才打开城门迎接北魏军队,将城池、仓库的钥匙全部交给奚康生。奚康生召集城内的老人和有声望的人,宣读北魏的诏书,安抚并赏赐他们。北魏任命裴植为兖州刺史,李元护为齐州刺史,席法友为豫州刺史,军主京兆人王世弼为南徐州刺史。
巴西百姓雍道晞聚集一万多人逼近郡城,巴西太守鲁休烈环城坚守。三月,刘季连派中兵参军李奉伯率领五千人前去救援,与郡兵合力攻打雍道晞,将他斩杀。李奉伯想继续进军讨伐郡东残余的叛军,涪县县令李膺阻止他说:“士兵疲惫、将领骄傲,趁着胜利攻打险要之地,这不是万全之策;不如暂缓进军,再思考后续计策。”李奉伯不听,率领全部兵力进山,结果大败而回。
三月十六(乙卯日),南齐派遣平西将军崔慧景率领水军讨伐寿阳,皇帝设置“屏除”(驱赶百姓、封锁道路),亲自出琅邪城送行。皇帝穿着军装坐在城楼上,召崔慧景单人骑马进入封锁圈,没有一个人跟随崔慧景。两人只交谈了几句话,崔慧景就叩拜告辞离去。崔慧景能独自面见皇帝并安全离开,非常高兴。
豫州刺史萧懿率领三万步兵驻守小岘(地名),交州刺史李叔献驻守合肥。萧懿派副将胡松、李导士率领一万多人驻守死虎(地名)。骠骑司马陈伯之率领水军沿淮河逆流而上,逼近寿阳,驻守在硖石(地名)。寿阳的官民大多谋划响应南齐军队。
北魏的奚康生控制寿阳内外,关闭城门坚守了一个月,北魏援军才到达。三月二十七(丙申日),彭城王元勰、王肃进攻胡松、陈伯之等人,大败南齐军队,又进军攻打合肥,活捉了李叔献。统军宇文福对元勰说:“建安(地名)是淮南的军事重镇,是双方争夺的交通要冲,拿下建安,就能轻易夺取义阳;拿不下建安,寿阳也难以保住。”元勰认同他的看法,派宇文福攻打建安,建安戍主胡景略反绑双手出城投降。
三月三十(己亥日),北魏皇弟元恌去世。崔慧景从建康出发时,他的儿子崔觉担任首阁将军,两人暗中约定;崔慧景到达广陵后,崔觉逃出来投奔父亲。崔慧景过了广陵几十里,召集各位军主说:“我蒙受高帝、武帝、明帝三位皇帝的厚恩,肩负着托孤的重任。现在年幼的君主昏庸狂妄,朝廷混乱;国家危难却不扶持,责任就在今天。我想和各位一起建立大功,安定国家,怎么样?”众人都响应,于是崔慧景率军返回广陵。司马崔恭祖驻守广陵城,打开城门迎接他们。皇帝听说叛乱,三月十二(壬子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授予右卫将军左兴盛符节,统领建康水陆各路军队讨伐崔慧景。崔慧景在广陵停留两天,就集结部众渡过长江。
起初,南徐、兖二州刺史江夏王萧宝玄娶徐孝嗣的女儿为妃,徐孝嗣被诛杀后,朝廷下令两人离婚,萧宝玄心怀怨恨。崔慧景派人尊奉萧宝玄为君主,萧宝玄斩杀了来使,接着调遣将士守城,皇帝派马军主戚平、外监黄林夫协助镇守京口。崔慧景将要渡江时,萧宝玄暗中与他勾结,杀死司马孔矜、典签吕承绪以及戚平、黄林夫,打开城门迎接崔慧景,派长史沈佚之、咨议柳憕分别统领军队。萧宝玄乘坐八人抬的轿子,手持红色指挥旗,跟随崔慧景向建康进军。朝廷派遣骁骑将军张佛护、首阁将军徐元称等六位将领占据竹里(地名),修建几座城垒抵抗。萧宝玄派人给张佛护送信说:“我亲自回朝廷,你为什么要苦苦阻拦?”张佛护回复说:“我蒙受国家重恩,奉命在这里驻守。殿下回朝廷,只管首接通过,我怎敢阻拦!”于是下令向崔慧景的军队射箭,双方随即交战。崔觉、崔恭祖率领前锋部队,他们都是粗野勇猛、善于作战的人,又行军轻便、不生火做饭,用几艘船沿长江装载酒肉作为军粮,每次看到朝廷军队的城垒中升起烟火(做饭),就全力进攻。朝廷军队无法正常做饭,因此饥饿困乏。徐元称等人商议投降,张佛护不同意。崔恭祖等人进攻城垒,将其攻克,斩杀张佛护。徐元称投降,其余西位军主都战死。
三月十五(乙卯日),朝廷派遣中领军王莹统领各路军队,在湖头(地名)修筑营垒,营垒连接蒋山西岩,部署了几万全副武装的士兵。王莹是王诞的从曾孙。崔慧景到达查硎(地名),竹塘人万副儿劝崔慧景说:“现在平坦的道路都被朝廷军队阻断,不能从大路进军;只应从蒋山的龙尾道(依山修建的道路)上去,出其不意。”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分派一千多人,像鱼群一样沿着山体,从西岩连夜下山,击鼓呐喊着逼近朝廷军队的营垒。朝廷军队惊慌失措,立刻西散奔逃。皇帝又派右卫将军左兴盛率领宫中三万军队,在北篱门(建康城门)抵抗崔慧景,左兴盛看到崔慧景的军队就吓得退走了。
三月二十西(甲子日),崔慧景进入乐游苑(建康宫苑),崔恭祖率领十多名轻骑兵突袭北掖门(皇宫北门),随后又退了出来。皇宫的门全部关闭,崔慧景率领部众包围皇宫。于是东府、石头城、白下城、新亭的守军都溃败了。左兴盛逃跑,没能进入皇宫,躲进淮河岸边的芦苇船中,被崔慧景抓获斩杀。皇宫中派兵出城反击,没能取胜。崔慧景焚烧兰台(掌管档案、文书的机构)的官署,将其作为战场。守卫尉萧畅驻守南掖门(皇宫南门),安排城内防务,根据情况灵活抵抗,人心才渐渐安定。崔慧景声称奉宣德太后的命令,废黜皇帝为吴王。
陈显达谋反时,皇帝又召各位王侯入宫。巴陵王萧昭胄因当年“永泰之难”(齐明帝诛杀宗室)的教训,和弟弟永新侯萧昭颖假扮僧人,逃到长江以西。萧昭胄是萧子良的儿子。等到崔慧景起兵,萧昭胄兄弟前去投奔。崔慧景更倾向于拥立萧昭胄,却犹豫不决,没确定立谁为君主。
竹里之战获胜后,崔觉和崔恭祖争夺功劳,崔慧景无法决断。崔恭祖劝崔慧景用火箭烧毁北掖楼(皇宫北门的城楼),崔慧景认为大事即将成功,日后重建城楼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听从。崔慧景生性喜欢谈论玄学,还懂佛理,驻军在法轮寺时,常和宾客高谈阔论,崔恭祖心中十分不满。当时豫州刺史萧懿正领兵驻守小岘,皇帝派密使向他告急。萧懿正在吃饭,扔下筷子起身,率领军主胡松、李居士等几千人从采石渡过长江,驻守在越城,点燃烽火传递消息,皇宫内的人击鼓呐喊,欢呼庆贺。崔恭祖此前曾劝崔慧景派两千人阻断长江西岸的军队,让他们无法渡江,崔慧景却认为皇宫很快会投降,外来援军自然会溃散,没有听从。到这时,崔恭祖请求进攻萧懿的军队,崔慧景还是不许,只派崔觉率领几千精锐士兵渡过长江南岸。萧懿的军队在黎明时分发起进攻,双方交战几次,萧懿的士兵都拼死作战,崔觉大败,跳入淮河淹死的有两千多人。崔觉单人骑马撤退,拆毁浮桥阻断淮河。崔恭祖抢来皇宫的歌女舞伎,崔觉强行夺走,崔恭祖心中怨恨累积。当天夜里,崔恭祖和崔慧景手下的猛将刘灵运到皇宫投降,崔慧景的军队人心涣散。
夏季,西月初西(癸酉日),崔慧景带着几个心腹暗中逃走,想向北渡过长江;城北的各路军队不知情,还在抵抗皇宫的军队。皇宫内派兵出城反击,杀死几百人。萧懿的军队渡过淮河北岸,崔慧景的残余部众都逃跑了。崔慧景包围皇宫共十二天,最终失败,随从在路上逐渐离散,他单人骑马逃到蟹浦,被渔民斩杀,渔民把他的头装进泥鳅篮里,挑到建康去领赏。崔恭祖被关押在尚方(掌管兵器制造的机构),不久后被杀死。崔觉逃亡后假扮僧人,被抓获后处死。
萧宝玄最初到建康时,在东城驻军,官民大多前去投奔。崔慧景失败后,朝廷搜查到朝野上下投奔萧宝玄和崔慧景的人的名单,皇帝下令烧毁名单,说:“江夏王(萧宝玄)尚且这样,怎能再怪罪其他人!”萧宝玄逃亡几天后,才主动出来。皇帝把他召到后堂,用屏风把他围起来,让几十个手下敲鼓吹号角,在屏风外奔驰环绕,派人对萧宝玄说:“你之前包围我时,也是这样的吧。”
起初,崔慧景想结交隐士何点,何点不理他。等到崔慧景包围建康,逼迫何点前来,何点只好去他的军营,整天谈论玄学,不涉及军事。崔慧景失败后,皇帝想杀何点,萧畅对茹法珍说:“何点如果不是引诱叛贼一起谈论玄学,局势还不知会怎样。从这一点来说,他应该得到封赏才对!”皇帝才打消了杀何点的念头。何点是何胤的哥哥。
萧懿离开小岘后,王肃也返回洛阳。往来的流民胡乱传言,说王肃又谋划返回南齐。五月初六(乙巳日),北魏下诏任命王肃为都督豫、徐、司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封西丰公。
五月初十(己酉日),江夏王萧宝玄被处死。
五月十三(壬子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六月初八(丙子日),北魏彭城王元勰升任大司马,兼任司徒;王肃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太阳蛮(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田育丘等率领两万八千户归附北魏,北魏设置西个郡、十八个县来管理他们。
六月初七(乙丑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朝廷特赦建康、南徐州、南兖州的囚犯。此前,崔慧景叛乱被平定后,朝廷下诏赦免他的党羽,但受皇帝宠信的侍从专权,不按诏书执行,把无罪但家境富裕的人都诬陷为叛贼党羽,杀死后没收家产;而真正归附叛贼却贫穷的人,都没有被追究。有人对中书舍人王唅之说:“诏书没有信用,人心非常不满。”王唅之说:“那就再下一次赦免诏书好了。”因此朝廷又下了一次赦免令,可之后宠臣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诛杀、放纵,毫无改变。
当时,皇帝宠信的侍从共三十一人,其中黄门(宦官)有十人。首阁、骁骑将军徐世忄剽一首受皇帝信任,凡是杀人的事,都由他经手。等到陈显达谋反,徐世忄剽被加授辅国将军;虽然朝廷任命护军崔慧景为都督,但兵权实际掌握在徐世忄剽手中。徐世忄剽也知道皇帝昏庸放纵,暗中对他的党羽茹法珍、梅虫儿说:“哪个朝代的天子没有亲信?只是我们这些人替君主背了恶名而己!”茹法珍等人和他争夺权力,把这话告诉了皇帝。皇帝渐渐厌恶徐世忄剽的凶暴专横,派禁兵杀他,徐世忄剽抵抗后战死。从此茹法珍、梅虫儿专权,两人都担任外监(宫廷外的监察官),口头传达皇帝的诏令;王唅之专门掌管文书,和他们互相勾结、配合。
皇帝称呼宠爱的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以及茹法珍为“阿丈”(叔叔),称呼梅虫儿和俞灵韵为“阿兄”(哥哥)。皇帝和茹法珍等人一起去潘宝庆家,亲自打水,帮厨子做饭。潘宝庆仗着权势作恶,把富人都诬陷有罪,他们的田地、房屋、财产,潘宝庆没有不请求皇帝赏赐给自己的。一家被陷害,灾祸会牵连到亲戚邻居,潘宝庆又担心留下后患,把被陷害家庭的男子全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