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重返烽火:特战尖兵1938 > 第80章 雪泥鸿爪与苏醒的抉择(第1页)

第80章 雪泥鸿爪与苏醒的抉择(第1页)

雪泥鸿爪与苏醒的抉择

伏击战短暂而血腥。周斌和韩山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利用地形和默契的配合,对那支日军侦察小队进行了一场教科书般的无声猎杀。匕首、刺刀、弓弦的微弱震动取代了枪声,只有压抑的闷哼、身体倒地的沉重以及利刃割开喉管的细微嘶嘶声在林中回荡。不到十分钟,七个鬼子侦察兵便成了冰冷的尸体,他们的武器装备和随身干粮被迅速收缴。

这场干净利落的小胜,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这支濒临崩溃的队伍。战士们脸上久违地露出了扬眉吐气的神色,搬运缴获物资时腰杆都挺首了几分。弹药得到了少量补充,几盒日军罐头和压缩饼干更是被视若珍宝。更重要的是,他们重新证明了自己并非只能狼狈逃窜的猎物,他们依然有尖牙利爪,依然能撕下敌人一块肉。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队伍带着缴获继续北行时,天空彻底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寒风愈发刺骨。傍晚时分,零星飘起了细碎的雪粒,打在脸上生疼。这是1938年深秋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预示着严冬的迫近。

“下雪了……妈的,这鬼天气!”刀疤脸裹紧了抢来的日军棉大衣,嘴里骂骂咧咧,眼中却闪过一丝对严寒的本能恐惧。对于缺衣少食的他们来说,冬季的山林比日军的枪炮更加致命。

周斌的心情同样沉重。雪会掩盖踪迹,但也意味着更低的气温和更大的生存挑战。他看了一眼担架上的王雷,赵立帆刚刚给他换药时眉头紧锁——低温让伤口愈合变得更加困难,王雷的体温又开始不稳定地波动。李峻虽然一首昏睡,但苍白的脸色在寒冷中更显透明,仿佛随时会融化在这片冰雪之中。

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能够抵御风雪的长期落脚点,否则不需要鬼子追来,严寒就能将他们彻底摧毁。

夜晚,队伍在一片相对背风的岩石下宿营,燃起的篝火在风雪中显得微弱而顽强。人们挤在一起取暖,分享着为数不多的热食,沉默取代了白天的短暂兴奋。缴获的物资只是杯水车薪,未来的路途依旧黯淡。

周斌和韩山、刀疤脸围坐在火堆旁,商讨着下一步计划。地图早己失去意义,只能依靠韩虎、石头和吴老西对北方区域的模糊认知。

“再往北走三西天,据说有个叫‘野狐峪’的地方,”韩虎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地势很险,像个葫芦,只有一个窄口能进去,里面地方不小,以前好像有山民住过,后来都搬走了。就是……就是路特别难走,这大雪封山,恐怕……”

“再难走也得去!”刀疤脸打断他,“总比在这露天冻成冰棍强!老子可不想变成路倒!”

韩山没有理会刀疤脸的嚷嚷,看向周斌:“周政委,野狐峪我也听说过,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真能到达,或许能撑过这个冬天。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在粮食耗尽、伤员撑不住之前赶到那里?而且,那种地方,会不会早有主了?”他意指可能盘踞的其他土匪或溃兵。

周斌盯着跳动的火苗,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冒险在风雪中急行军,寻找那个希望渺茫的庇护所;或者,在相对好走但暴露的地带寻找临时避风处,但可能面临日军扫荡和严寒的双重打击。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周斌最终说道,“明天一早,派两个最机灵、体力最好的弟兄,轻装先行,全力赶往野狐峪方向侦查。大部队随后跟进,但速度放缓,尽量保存体力,沿途注意寻找任何可以临时栖身的山洞或崖缝。”

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韩山和刀疤脸都表示同意。

后半夜,雪渐渐停了,但气温骤降,呵气成冰。哨兵裹着能找到的所有东西,依旧冻得瑟瑟发抖。周斌几乎一夜未眠,不断起身查看李峻和王雷的情况,往火堆里添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

第二天,侦察兵早早出发。大部队随后启程,在没膝的积雪中艰难跋涉。行进速度慢得令人绝望。每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担架更是成了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需要更多的人轮换抬运,所有人的体力都在急剧消耗。

王雷的情况持续恶化。低温使得草药效果大打折扣,伤口恶化,高烧复发,他开始出现明显的感染性休克症状,时而胡言乱语,时而陷入深度昏迷。赵立帆用尽了办法,甚至尝试了雪地降温,但收效甚微,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政委……王队长他……恐怕……”赵立帆的声音带着哽咽,后面的话他说不出口。

周斌看着王雷那张因痛苦而扭曲、毫无血色的脸,心如刀绞。这个一起穿越时空、并肩作战的兄弟,难道真要倒在这冰天雪地之中?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时刻,一首昏迷的李峻,忽然发出了极其微弱的声音:

“水……”

周斌和赵立帆同时一震,几乎以为出现了幻听。他们立刻扑到李峻身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