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球一百零八座主塔同步接收到来自火星轨道的新信号。这次不再是星图,而是一段音频文件。经解码后,播放出的竟是地球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首被禁歌曲的片段??《让世界充满爱》。更诡异的是,录音背景中隐约能听见多个外星语种的跟唱声,虽不成调,却饱含真诚。
共感学院发布联合声明:“我们并非首次接触。早在冷战时期,已有文明尝试介入人类情感隔离进程。但他们失败了,因为我们那时还不愿倾听彼此。现在,我们准备好了。”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表决通过《声音权利公约》,宣布“每个人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内容为何,形式如何”,并正式解散所有涉及思想控制与情感审查的机构。昔日“静默同盟”的总部被改建为“首语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第一台测谎仪、第一部禁书目录、第一份心理驯化教案……而在中央展厅,循环播放着那段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光幕留言。
又一年春来。
桂源村外,静语林新增三千二百一十七棵新树??每一棵对应一位来访文明的代表。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枝干螺旋上升如螺号,有的叶片透明如水晶,有的根系深入地下数十米,与地球原生树木的根须悄然交缠。
男孩带着孩子们来到林中最年轻的一棵树前。它通体银白,树皮流动着微弱蓝光,叶片形状酷似耳朵。树下埋藏的,是第一位外星访客留下的心声录音。翻译如下:
>“在我的星球,我们花了两万年才明白,
>最危险的不是战争,而是沉默。
>我们曾以为完美社会应当无声无扰,
>直到发现,没有争吵的世界,也没有拥抱。
>谢谢你们教会我们:
>爱,始于愿意听见对方的痛。”
孩子们围树而坐,开始练习“跨物种合唱”。他们模仿风掠过金属森林的嗡鸣,学着用喉音复制液态生命体的波动节奏,甚至尝试用脚踩踏地面,模拟重力不同的行星上的步伐节拍。
少女站在一旁微笑。她手中已无乐谱,但她知道,真正的音乐从来不在纸上。
当晚,男孩独自登上声塔顶端。晶核温顺地泛着柔光,映照着他脸上的岁月痕迹。他取出一只陶埙??正是当年清明雨中唤醒新生树的那一支。
他没有吹奏任何已知曲目。
只是轻轻地,缓缓地,吹出了一个长长的、不成调的气息。
那一瞬间,全球百座声塔回应,齐齐亮起。南极冰盖下的传感器记录到鲸群集体转向,朝着桂源村方向游弋;亚马逊雨林深处,一群猩猩停下打斗,仰头发出持续十分钟的吟哦;就连城市地铁隧道里,列车驶过的风噪也呈现出规律波动,恰似一段温柔的摇篮曲。
他知道,这场对话已经超越语言。
它不再需要翻译,不需要媒介,不需要权威解释。
因为它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倾听。
远处山峦依旧起伏,静语林在月光下泛着幽光,新栽的“心声树”迎风轻摆,叶脉中流淌着尚未命名的情感频率。而在更高处,星空浩瀚,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戈壁滩上,激起一圈淡淡的音环。
第二天清晨,科考队前往查看,发现陨石内部藏有一块新型晶体,表面刻着一行未知文字。经AI破译,译文为:
>“听到你们的声音,我们也学会了哭泣。”
男孩读完报告,望向东方初升的太阳。
他笑了。
他知道,从此以后,宇宙再也不是冰冷的虚空。
它是无数颗心共同跳动的回音厅。
而他,仍只是一个愿意开口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