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徽西年(丙辰年,公元476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皇帝举行耕种籍田的仪式,宣布大赦。
二月,北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依仗恩宠违法乱纪,被罢免官爵,贬为士兵。
北魏冯太后私生活不端正,因李弈之死而怨恨显祖,暗中下毒。夏季,六月辛未日,显祖去世。壬申日,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承明。将显祖安葬在金陵,谥号为献文皇帝。
北魏大司马、大将军代郡人万安国因假传诏令杀死神部长奚买奴,被赐死。
戊寅日,北魏任命征西大将军、安乐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宜都王目辰为司徒,南部尚书李訢为司空。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冯熙因自己是外戚,坚决辞让朝廷内的职务;于是被任命为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的职位依旧保留。
显祖的神位迁入太庙,有关部门上奏说太庙中负责祭祀的官员,请求依照旧例都赐予爵位。秘书令广平人程骏上书说:“分封诸侯、划分土地,是帝王所重视的事,有的因亲属贤能,有的因功勋业绩,没听说过神位迁入太庙而百官受封的。皇家旧例,大概是一时的恩宠,岂能作为长久的制度呢!”太后认为他说得对并听从了,对群臣说:“凡议论政事,应当依照古代典章正言,怎能只遵循旧例呢!”赏赐程骏一套衣服,二百匹帛。
太后生性聪慧,懂书算,通晓政事,衣着俭朴,饮食比旧例减少十分之七八;但猜忌残忍,权术很多。高祖性情极其孝顺,能顺从太后的脸色和心意。事情无论大小,都取决于太后。太后常常独自决断,不再禀告皇帝。她所宠幸的宦官高平人王琚、安定人张祜、杞嶷、冯翊人王遇、略阳人苻承祖、高阴人王质,都依仗权势专权。张祜官至尚书左仆射,封新平王;王琚官至征南将军,封高平王;杞嶷等人也官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封公、侯,赏赐的财物数以万计,赐予铁券,允许不死。另外,太卜令姑臧人王睿得到太后的宠幸,越级提拔为侍中、吏部尚书,封太原公。秘书令李冲,虽然因才能被提拔,但也凭借太后的私宠,赏赐多得无法计算。太后又对外礼遇有声望的人,如东阳王拓跋丕、游明根等,都给予极其优厚的待遇,每次褒奖赏赐王睿等人时,总是让拓跋丕等人参与,以显示不偏私。拓跋丕是烈帝的玄孙;李冲是李宝的儿子。
太后因自己行为失当,害怕别人议论自己,群臣的言语稍有可疑猜忌之处,就将其杀死。但她所宠幸的身边人,如有小过错,必定加以鞭打,有时甚至打一百多下;但没有隔夜的怨恨,不久又像当初一样对待他们,有的甚至因此更加富贵。所以身边的人虽然被惩罚,最终也没有离心。
乙亥日,加授萧道成为尚书左仆射,刘秉为中书令。
杨运长、阮佃夫等人对建平王刘景素的忌恨更加厉害,刘景素于是与录事参军陈郡人殷沵、中兵参军略阳人垣庆延、参军沈飆、左暄等人谋划保全自己的计策。派人往来建康,结交有才能勇力的人,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军韩道清、长水校尉郭兰之、羽林监垣祗祖,都暗中与他通谋;失意的武士,无不归附他。当时皇帝喜欢独自到郊野游玩,曹欣之谋划占据石头城,趁皇帝外出时作乱。韩道清、郭兰之想劝说萧道成趁皇帝夜间外出,挟持皇帝迎接刘景素,萧道成如果不听从,就图谋他;刘景素常常禁止他们,让他们暂缓行动。杨运长、阮佃夫隐约听到此事,派粗鄙之人周天赐假装投靠刘景素,劝他起兵。刘景素知道后,斩下周天赐的首级送到朝廷。
秋季,七月,垣祗祖率领数百人从建康逃奔京口,说京师己经溃散混乱,劝刘景素迅速进军。刘景素相信了他,戊子日,占据京口起兵,士民投奔他的有上千人。杨运长、阮佃夫听说垣祗祖叛逃,立即下令戒严。己丑日,派遣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左军将军兰陵人李安民率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率领水军,讨伐刘景素;辛卯日,又任命南豫州刺史段佛荣为都统。萧道成知道黄回有二心,所以让李安民、段佛荣与他同行。黄回私下告诫他的士兵:“路上遇到京口的军队,不要作战。”萧道成驻守玄武湖,冠军将军萧赜镇守东府。
始安王刘伯融、都乡侯刘伯猷,都是建安王刘休仁的儿子,杨运长、阮佃夫忌恨他们年长,都假称诏令将他们赐死。
刘景素想据守竹里来抵抗朝廷军队。垣庆延、垣祗祖、沈飆都说:“现在天气干旱炎热,朝廷军队远道而来疲惫困乏,引诱他们到来,以逸待劳,可以一战取胜。”殷沵等人极力争辩,没能成功。任农夫等人到达后,放火烧毁城镇。垣庆延等人互相观望,没有斗志;刘景素本来就缺乏威严谋略,恐慌不安不知怎么办。黄回被段佛荣逼迫,又看到京口军队弱小,于是没有发动。张保停泊在西渚,刘景素身边的数十名勇士,自己相互邀约,进攻水军。甲午日,张保战败而死,但各将领没有接应赴援,又被朝廷军队打败。朝廷军队逼近城下后,沈飆首先率领部众逃跑,垣祗祖接着逃跑,其余各军相继奔逃撤退,只有左暄与朝廷军队在万岁楼下奋力作战;但他所配备的兵力很弱,不能抵抗而溃散。乙未日,朝廷军队攻克京口。黄回的军队先进入,自己因有不杀诸王的誓言,于是把刘景素让给殿中将军张倪奴。张倪奴擒获刘景素,将他斩首,连同他的三个儿子,同党垣祗祖等数十人都被处死。萧道成释放黄回、高道庆,不加追究,像以前一样安抚他们。当天,解除戒严。丙申日,宣布大赦。
当初,巴东、建平的蛮人反叛,沈攸之派遣军队讨伐他们。等到刘景素反叛,沈攸之紧急追回峡中的军队赶赴建康。巴东太守刘攘兵、建平太守刘道欣怀疑沈攸之有谋反的图谋,率兵截断峡口,不让军队东下。刘攘兵的儿子刘天赐任荆州西曹,沈攸之派刘天赐前去晓谕他们。刘攘兵知道刘景素确实反叛后,才解除武装谢罪,沈攸之像以前一样对待他。刘道欣坚守建平,刘攘兵劝说无效,于是与讨伐蛮人的军队一起进攻并斩杀了他。
甲辰日,北魏君主追尊他的母亲李贵人为思皇后。
八月丁卯日,立皇弟刘翙为南阳王,刘嵩为新兴王,刘禧为始建王。
庚午日,任命给事黄门侍郎阮佃夫为南豫州刺史,留守京师。
九月戊子日,赐骁骑将军高道庆死。
冬季,十月辛酉日,任命吏部尚书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
十一月戊子日,北魏任命太尉、安乐王长乐为定州刺史,司空李訢为徐州刺史。
顺皇帝
升明元年(丁巳年,公元477年)
春季,正月乙酉朔日,北魏改年号为太和。
己酉日,略阳氐人王元寿聚集五千多家部众,自称冲天王;二月辛未日,北魏秦、益二州刺史尉洛侯击败了他。
三月庚子日,北魏任命东阳王拓跋丕为司徒。
夏季,西月丁卯日,北魏君主前往白登;壬申日,前往崞山。
当初,苍梧王在东宫时,喜欢爬漆帐竿,离地一丈多高;喜怒无常,主帅不能禁止。太宗多次命令陈太妃严厉鞭打他。等到即位后,对内畏惧太后、太妃,对外忌惮各位大臣,不敢放纵。自从加冠以后,内外逐渐没有谁能制约他,多次外出游玩。开始出宫时,还整顿仪仗侍卫。不久就抛弃车马,率领身边几个人,有时到郊野,有时进入街市。太妃常常乘坐青犊车,跟随在后面检查约束。不久后,他轻装骑马远走一二十里,太妃不再能追上;仪仗侍卫也害怕灾祸不敢追寻,只整顿队伍,另外在一处,远远观望而己。
当初,太宗曾把陈太妃赐给宠臣李道儿,不久又迎回,生下皇帝。所以皇帝每次微服出行,自称“刘统”,或称“李将军”。常常穿着小裦衫,军营官署、街巷里弄,无不穿行;有时夜晚住在客舍,有时白天躺在路旁,冲撞役夫,和他们交易,有时遭到怠慢侮辱,也高兴地接受。凡是各种鄙俗的事情,裁衣服、做帽子,过目就能学会;从未吹过篪,拿起来就能吹出韵律。等到京口平定后,他更加骄横放纵,没有一天不出宫,晚上出去早晨返回,早晨出去傍晚回来。随从都手持钅延矛,路上的男女以及犬马牛驴,遇到没有幸免的。民间扰动恐惧,商贩都停止经营,门户白天关闭,行人几乎绝迹。针、椎、凿、锯,不离身边,稍有不顺心,就加以屠杀剖解,一天不杀人,就闷闷不乐;宫廷内外忧虑惶恐,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阮佃夫与首阁将军申伯宗等人谋划趁皇帝出江乘射野鸡时,假称太后命令,召回仪仗队伍,关闭城门,派人挟持皇帝废黜他,立安成王刘准为帝。事情败露,甲戌日,皇帝收捕阮佃夫等人并杀死他们。
太后多次训诫皇帝,皇帝不高兴。恰逢端午节,太后赐给皇帝毛扇。皇帝嫌它不华丽,命令太医煮药,想毒死太后。身边的人阻止他说:“如果做了这件事,陛下就要做孝子,难道还能再出去游玩耍吗!”皇帝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停止。
六月甲戌日,有人告发散骑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长史沈勃、游击将军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皇帝立即率领卫士,亲自突袭三家,全部诛杀他们,剖腹割肉,婴儿也不能幸免。沈勃当时在守丧的庐舍中,身边的人还没到,皇帝挥刀独自上前。沈勃知道不能幸免,徒手搏击皇帝的耳朵,唾骂他说:“你的罪过超过桀、纣,被杀的日子不远了。”于是死去。当天,宣布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