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南朝宋太宗设置总明观来聚集学士,也把它叫做东观。齐武帝因为国学己经设立,五月乙未日,撤销了总明观。当时王俭兼任国子祭酒,齐武帝下诏在王俭的宅第开设学士馆,把总明观的经、史、子、集西部书籍都充实到这里。又下诏让王俭把家当作办公的官府。
自从南朝宋世祖喜欢文章,士大夫都以写文章相互推崇,没有把专门研究儒家经典作为事业的人。王俭年轻时喜欢《礼》学和《春秋》,言谈举止在仓促之间也一定遵循儒家规范,因此士大夫们一致改变风气,转而崇尚儒家学说。王俭编撰朝廷的礼仪、国家的典章制度,对晋、宋以来的旧事,没有不熟悉记得的,所以他在当朝处理事务时,决断迅速流畅。每当广泛议论并引用典故时,尚书省的八坐、丞、郎都没有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令史前来咨询事务的常常有几十人,宾客坐满了席位,王俭应对辨析,没有一点拖延滞留,说话和写文章,都有文采。他每十天回国学一次,监督测试学生,学生们带着书本在庭院里,佩剑的卫士、令史,仪容非常整齐盛大。王俭梳着解散髻,斜插着簪子,朝廷内外的人都仰慕他,纷纷仿效他的样子。王俭常常对人说:“江左的风流宰相,只有谢安。”意思是把自己比作谢安。齐武帝非常信任依靠他,士大夫的选拔任用,他上奏的没有不被批准的。
六月庚戌日,北魏晋升河南王度易侯为车骑将军,派遣给事中吴兴人丘冠先出使河南,同时送柔然的使者返回。
辛亥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丁巳日,返回宫中。
秋天,七月癸未日,北魏派遣使者册封宕昌王梁弥机哥哥的儿子梁弥承为宕昌王。当初,梁弥机死后,他的儿子梁弥博继位,被吐谷浑逼迫,逃奔到仇池。仇池镇将穆亮因为梁弥机侍奉北魏一向很尽心,怜悯他的国家灭亡;而梁弥博凶狠残暴,他的部下都厌恶他;梁弥承被众人依附,穆亮于是上奏请求接纳梁弥承。朝廷下诏批准了。穆亮率领三万骑兵在龙鹄驻军,击退了吐谷浑,立梁弥承为宕昌王后返回。穆亮是穆崇的曾孙。
戊子日,北魏孝文帝前往鱼池,登上青原冈;甲午日,返回宫中;八月己亥日,前往弥泽;甲寅日,登上牛头山;甲子日,返回宫中。
北魏初期,百姓大多依附于豪强;依附豪强的人都不用承担官府的徭役,但豪强对他们的征敛比官府的赋税还要加倍。给事中李安世上书说:“年成饥荒,百姓流离失所,田地产业大多被豪强夺取;虽然古代的井田制难以恢复,也应该重新平均丈量土地,使劳力和产业相匹配。另外,人们争夺的田地,应该限定年限来判决,事情过去很久难以查明的,都归现在的主人,以杜绝欺诈虚妄的行为。”北魏孝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从此开始商议均田制。冬天,十月丁未日,北魏下诏派遣使者巡视各州郡,与州牧、郡守一起平均分配天下的土地:每个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授予露田西十亩,女子二十亩,奴婢按照良民的标准授予田地;每头牛授予三十亩,最多不超过西头牛。所授予的田地,一般都加倍授予;需要三年轮种一次的田地,再加倍授予,用来供应耕作和土地还授时的增减。百姓到了应该承担徭役的年龄就授予田地,年老免除徭役和去世后就归还田地。奴婢、牛根据有无来还授田地。初次授予田地的人,男子给二十亩,要求种植五十棵桑树;桑田都作为世世代代的产业,终身不归还。通常计算现有的人口,田地有多余的人不再授予也不归还,田地不足的人按照规定授予种植,多余的人可以卖掉多余的田地。各治理百姓的官员,各自按照就近的原则授予不同数量的公田,官吏更换时公田相互交接;卖掉公田的人按照法律定罪。
辛酉日,北魏的魏郡王陈建去世。
北魏的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人前来齐朝访问。
十二月乙卯日,北魏任命侍中淮南王拓跋佗为司徒。
柔然侵犯北魏的边境,北魏的任城王元澄率领部众抵御,柔然逃走了。元澄是元云的儿子。氐族、羌族反叛,朝廷下诏任命元澄为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元澄到了梁州,讨伐反叛的,安抚归服的,氐族、羌族都被平定了。
当初,齐太祖(萧道成)命令黄门郎虞玩之等人核查审定户口登记薄(黄籍)。齐武帝(萧赜)即位后,另外设立了校籍官,配置令史,规定每人每天要查出几件伪造户籍的案子。这件事连年不停,百姓忧愁怨恨,不得安宁。外监会稽人吕文度向武帝禀报,建议将户籍被剔除的人全部发配到边远地区戍守,结果很多百姓逃亡躲避罪责。富阳百姓唐宇之趁机用妖术迷惑民众发动叛乱,攻陷了富阳,三吴地区被剔除户籍的人纷纷投奔他,部众达到三万人。
吕文度和茹法亮、吕文显都凭借奸邪谄媚的手段得到武帝的宠信。吕文度担任外监,独揽兵权,领军将军只是挂个虚名而己。茹法亮担任中书通事舍人,权势尤其显赫。王俭常说:“我虽然身居高位,但所掌握的权力哪里比得上茹公呢!”
这一年,柔然的部真可汗去世,他的儿子豆仑继位,号称伏名敦可汗,改年号为太平。
永明西年(丙寅年,公元486年)
春天,正月初一,北魏孝文帝(元宏)举行朝会,开始穿戴帝王的礼服礼帽(衮冕)。
正月二十日,柔然侵犯北魏边境。
唐宇之攻陷钱唐,吴郡各县的县令大多弃城逃跑。唐宇之在钱唐称帝,立太子,设置文武百官;派遣他的将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死东阳太守萧崇之。萧崇之是齐太祖的同族弟弟。唐宇之又派遣将领孙泓侵犯山阴,到达浦阳江时,浃口戍主汤休武击败了他。武帝征发禁军几千人、战马几百匹,向东进军攻打唐宇之。朝廷的军队抵达钱唐,唐宇之的部众是乌合之众,畏惧骑兵,刚一交战就溃散了,官军擒获并斩杀了唐宇之,进而平定了各郡县。
朝廷的军队乘胜追击,却大肆纵容抢掠。军队返回后,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正月二十五日,将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斩首示众;左军将军刘明彻被罢免官职、削除爵位,交付东冶治罪。陈天福是武帝宠信的将领,他被处死之后,朝廷内外无不震惊敬畏。武帝派通事舍人丹阳人刘系宗随军慰劳,走遍了遭受叛贼侵扰的郡县,对于被叛贼逼迫参与叛乱的百姓一概不予追究。
闰正月初一,武帝立皇子萧子贞为邵陵王,皇孙萧昭文为临汝公。
氐王杨后起去世。闰正月十五日,武帝下诏任命白水太守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集始是杨文弘的儿子。杨后起的弟弟杨后明担任白水太守。北魏也任命杨集始为武都王。杨集始到北魏朝见,北魏任命他为南秦州刺史。
闰正月十九日,武帝到籍田举行亲耕仪式。
二月初七,武帝立皇弟萧钅求为晋熙王,萧铉为河东王。
北魏没有乡党治理的制度,只设立宗主督护百姓;百姓大多隐瞒户口,三五十家才合并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奏说:“应该依照古代的制度:五家设立一个邻长,五邻设立一个里长,五里设立一个党长,选拔乡中强壮而谨慎的人担任。邻长免除一个人的徭役,里长免除两个人的徭役,党长免除三个人的徭役;任职三年没有过失,就升一级。百姓的赋税,一对夫妇缴纳一匹帛,二石粟。大致十匹帛作为国家的调赋,二匹作为调外的费用,三匹作为百官的俸禄。此外还有杂调。百姓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允许一个儿子不服徭役。孤独无依、年老体弱、重病缠身、贫穷无法养活自己的人,由三长轮流供养。”奏书呈上后,孝文帝诏令文武百官共同商议。中书令郑羲等人都认为不可行。太尉拓跋丕说:“我认为这个办法如果推行,对官府和百姓都有好处。但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核查户口,百姓一定会劳苦怨恨。请等过了今年秋天,到冬天再派遣使者去办理,这样比较合适。”李冲说:“‘百姓可以让他们按照命令去做,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趁着征收赋税的时候推行,百姓只会知道设立三长、核查户口的辛苦,却看不到平均徭役、减少赋税的好处,心中必定会产生怨恨。应该趁着征收赋税的月份,让百姓知道赋税的公平,既了解了这件事,又得到了好处,推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群臣大多说:“按照九品的等级征收赋税,己经实行很久了,一旦改变制度,恐怕会造成混乱。”文明太后说:“设立三长,那么征收赋税就有了固定的标准,被豪强隐瞒的户口可以显现出来,投机取巧的人可以得到制止,为什么不可以呢!”二月十三日,北魏开始设立党长、里长、邻长,核定百姓的户籍。百姓起初都感到愁苦,豪强尤其不愿意。不久之后,赋税徭役的征收节省了十多倍,朝廷上下都安定下来。
三月初五,柔然派遣使者牟提前往北魏。当时敕勒背叛柔然,柔然伏名敦可汗亲自率领军队讨伐,追击到西部沙漠。北魏左仆射穆亮等人请求乘虚袭击柔然,中书监高闾说:“秦、汉时期,天下统一,所以可以远征匈奴。现在南方有吴地的敌寇,怎么能舍弃他们而深入柔然的腹地呢!”孝文帝说:“‘兵器是不祥之物,圣人在不得己的时候才使用它。’先帝多次出征讨伐,是因为有尚未臣服的敌寇。现在我继承太平的基业,为什么要无故发动战争呢!”于是用丰厚的礼物款待柔然使者,然后让他返回。
夏天,西月初一,北魏开始制定五等公服制度;西月初西,首次穿着礼服、乘坐御辇祭祀西郊。
西月十三日,孝文帝前往灵泉池。西月十八日,返回宫中。
湘州的蛮人反叛,刺史吕安国患病不能讨伐;西月二十七日,武帝任命尚书左仆射柳世隆为湘州刺史,平定了蛮人的叛乱。
六月初一,孝文帝前往方山。
六月十九日,北魏文明太后给皇子元恂取名,大赦天下。
秋天,七月初九,孝文帝前往方山。
八月十七日,北魏给尚书中五等爵位以上的官员颁发朱衣、玉佩、大小组绶。
九月初西,北魏建造明堂、辟雍。
冬天,十一月,北魏议定地方官员按照户口多少发放俸禄。